卷肆 第三章 吉野号(第2/7页)
从总体数据来看,明治九年(1876),日本的海军军舰总吨位不过刚刚一万出头,军费预算也不过占国家总预算的百分之十七(其中海军5.8%),而到了明治二十五年(1892),不光军舰总吨位已经超过了五万,整整翻了两番,同时军费预算也占到了总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七(其中海军为9.6%)。
所以伊藤博文跟桦山资纪说你丫的能不能别跟黑社会讨债一样追在我屁股后面要钱,你们海军我最清楚了,不算民间捐款,从明治维新以来官方投入的金钱都已经超过一亿日元了,还哭穷,还没煤,没你妹,至于吗?
桦山资纪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至于。
他的理由只有一个——清国的北洋水师,至少已经投了十亿日元。
这下伊藤博文头大了,这年头人跟人一比,那就是个无底洞,日本才多大的地方,多少国力,能跟大清比么?能拿出大清预算的十分之一来建设海军,已经是竭尽全力外带刮了一大笔人民血汗钱了,你桦山资纪还想怎样?要不然你明天上皇宫那里瞧瞧,看看有什么金银财宝揣兜里就走拿出去卖点钱?
话说到这个份上,桦山资纪明白想要三千万是肯定不可能了,于是只好表示那就打个折吧,你先给我三百万,先让我买一艘船吧。
伊藤博文几乎是条件反射:“什么船?”
桦山资纪说早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初还是山县有朋当总理那会儿,就已经跟英国的阿姆斯壮造船厂说好了,让他们造一艘船给我们,连订金都给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现在不给钱续费的话,那么订金都要不回来,白白损失一笔。
伊藤博文不作声了,他知道这事儿。
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的时候,日本确实有问阿姆斯壮造船厂要过一艘船,按照那会儿的国际惯例,一般是订货的同时一次性付清全额货款,只不过这船当时售价273万日元,明治政府一下子拿不出来,可又舍不得放,于是只好跟他们商量,说先付个定金吧,后面的钱等手头宽裕了再说。英国船厂倒也好商量,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当然,并非白答应,在收取定金的同时,他们还跟明治政府签了好几项商贸合同,又趁机卖出了好几条商用船给日本,赚足了好处。
之所以不惜用买一绑N的手段也要拿下这艘船,那是有原因的。
根据订单合同显示,在出厂之后,这条船应该是这样的:排水量高达4150吨,舰长109.73米,后者已经超过了清朝最强的定远号铁甲舰,军舰的甲板宽度为14.17米,吃水5.18米,水线附近纵贯全舰敷设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又4分之3英寸,两侧坡面斜向水线下的部分厚度为4.5英寸。舰体识别线黑色。
此外,该船正常载煤400吨,最大载煤1000吨。并配备了堪称天下一品的动力系统——采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12座高式燃煤锅炉,可以获得1500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这还只是表面文章,实际建成后测试时采用强压通风技术,竟然达到了23031匹马力,驱动2个螺旋桨,航速为23节,这速度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
而在火力配置方面,它大量装备了当时被中国称为快炮的大口径速射炮。主炮选用4门英国生产的6英寸40倍口径速射炮,火炮膛长6096毫米,弹头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发/分钟。其中2门分别安装在军舰首尾楼甲板上,另外2门的安装位置则比较特殊,分别布置在首楼末端主甲板两侧的耳台内,显然是出于船头对敌作战时获得最大火力的传统设计思路,因为这样该舰在舰首方向就可以得到3门6英寸主炮的火力,为了使安装在耳台内的这2门6英寸炮的前向射界更为开阔,首楼尾部各向内侧削去了一块,这一独特的设计,也是识别此舰的重要外观特征。从安装了6英寸主炮的耳台再往后,军舰两舷至尾楼之间还设计有多达8个耳台,各配置1门4.7英寸40倍口径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舷侧火力,这些速射炮同样是英国制造,膛长4801毫米,弹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这些恐怖的大口径速射炮均采用了厚度为4.5英寸的后部敞开式炮罩进行防护,除此之外该舰的武备还有密布军舰各处的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以及多达5具的14英寸鱼雷发射管,和舰首水下锋利如刃的撞角。似乎是嫌这些武器的威力还显不足,想为之增加一点脚注,设计师还打算给该舰配备上刚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这意味着它火炮的瞄准、测距将更为准确、便捷,战斗力几乎可成倍数增长。
总体来说,这是一条跟定远镇远一个级别但很多方面远胜于它们的军舰,只不过是卸除了定远镇远的装甲用以提高速度罢了,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这叫作减防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