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二章 超越盛唐,吉备真备的强国梦(第3/11页)
光明皇后的父亲叫藤原不比等,不比等是藤原镰足的次子。皇后在年仅十五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尚且还在太子时代的圣武天皇。她自幼就是一个超级大美女,而且不仅脸长得好看,心灵也异常善良,被当时的历史记载为一个“聪明、富有善心且一心向佛”的完美女性。
这是真的。
光明皇后在世的时候,自己出钱兴建了日本最初的孤儿院,名为悲田院,而在奈良的法华寺内,至今仍然尚存着一个浴室,据说这是当年皇后因考虑到贫困的穷人洗不起澡而开设的免费浴室,这位尊贵的女性甚至还亲自来到浴室里为那些生病的穷人们擦背。
除此之外,她还开设了日本史上的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将那些已经无药可救命在旦夕的穷人们收容于此,给予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关怀和照顾。
总之这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人。
所以当下道真备谦逊地表示自己一无所求只想要小木屋一间安顿家乡老母时,光明皇后着实被感动了,正当她想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背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既然你只要小屋一间的话,要不就带着你家里人住在宫中的马厩里如何?听说你们乡下都是人马同住的。”
说这话的是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女儿,阿倍内亲王。
这姑娘自幼深得父母宠爱,整日里口无遮拦肆意横行,几乎就是皇城一霸,并且无人敢管。
下道真备也是久闻这位千金小姐的大名,所以并不回话,只是低头不语。
倒是光明皇后开了口了:“下道大人,在唐国对于这样的女子,该如何管教呢?”
“回禀皇后,大唐人对于子女的教束是相当严格的。”
皇后一笑:“无妨。”
“那请借笔墨一用。”
“可以。”
下道真备拿过已经润了墨的毛笔,径直走到阿倍内亲王跟前,拉起她的手,在掌心中写下了一行字。
接着,狠狠地就是一记掌击。
“啪”的一声,把周围人都给吓了一跳。
姑娘低头去看,发现手上写了六个字:
“君子泰而不骄。”
这便是两个人的初会。
在后世的无数影视文学作品中,下道真备被描绘成了阿倍内亲王的初恋甚至是唯一的挚爱,然而因为命运的束缚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或者说,即便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但至少情窦初开的公主在豆蔻的年华遇上了成熟的饱学大叔,那种小小的粉红暧昧还是有的。
虽然两人的感情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这次见面过后,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达成一致,任命下道真备为宫廷老师,学生只有一个:阿倍内亲王。
主要教授《汉书》和《礼记》。
教课之余,两人当然也会聊天,老师给学生讲在大唐的种种见闻,而学生则告诉老师宫廷的各种内幕。
说着说着,就提到了一个人:藤原宫子。
藤原宫子是藤原不比等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文武天皇做妃子,同时也是圣武天皇的生母,那一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不幸的是,她在生下圣武天皇的当年(公元701年),就得了一种病,症状是整天躲在一个小房间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有几次甚至还想自杀,别说照顾孩子了,就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在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眼里,这其实是很明显的产后忧郁症,稍加调理就能治愈,但在飞鸟奈良时代的日本,医学完全没有到达这个程度,人们只以为她是着了魔,可毕竟是天皇的生身母亲,于是只能把她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养起来,整天由着她疯。
可怜的圣武天皇从出生之后就没见过自己的亲妈。
不是他不想见,而是不敢见,因为藤原宫子此时的症状已经发展到了生人勿近的地步,发起病来甚至连一直服侍在旁的仆人都不敢靠近。
这是一个比较传奇的故事,以至于下道真备在当天课程教完出宫后,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来自己家里做客的玄昉——两个人此时已经混得很熟了,再加上那时候在日本,同期留唐相当于后来中国的同科进士,算是相当了不得的缘分,所以彼此之间也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本来这就是个八卦,但奇怪的是向来说话比阿倍内亲王还差劲的玄昉,听完后却是一脸的严肃:“此事当真?”
下道真备说具体是真是假我也没亲眼见过,但总不至于有人拿自己的奶奶来开这种玩笑吧?
玄昉想了想,说道:“你能让我见到太后吗?”
下道真备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表示如果去拜托阿倍内亲王的话或许可以,但问题是玄昉见了之后想干吗?
“我想给她治病。”
“宫中那么多有名的大夫那么多年都治不好她的病,你凭什么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