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章 中日初战白村江(第3/13页)

一般来讲,大家往往选择后者,比如跟南渊请安同一批出国的一个叫旻的人,他回国比较早,公元632年时就离开了中土,回到倭国后便开了学校,然后结识了苏我虾夷,于是就当上了苏我入鹿的老师。

比较有趣的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一度也出现了去日本留学的风潮,而那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大都步入军政商界,肯从事教育的虽说不是没有,但确实比较少。

这便是两国之间的又一个差别,不过这是后话,我们放到后面再详细说。

再说南渊请安,他在回国之后,也依照惯例在飞鸟川(流经奈良县和大阪府的河流)的上流开了一家私塾,而中臣镰足则正是他的高徒,成绩相当地好,在当时有大才之名。

顺道一说,苏我入鹿也是有名的好学生,他的老师旻曾亲口评价说:“在我的课堂里,要论成绩,则无人能与苏我太郎(入鹿)相比拟。”

不过,尽管南渊请安认为倭国想要强大就必须得模仿唐朝的制度律法,但他却并不同意用武力除掉鼓吹倭唐必有一战的苏我入鹿,所以当中臣镰足打着中大兄王子的招牌邀他一起入伙时,南渊老师拒绝了:“苏我入鹿乃是国家重臣,岂能轻言谋杀?”

中臣镰足说苏我入鹿屯兵积粮想要谋反,不除不足以平国难。

老头子又问你有确切的证据没?

镰足说现在还没有,但以后会有的。

请安老师又问那么你动手的话打算事先和女王打招呼不?

镰足说自己准备暗地行事,如果让女王知道了,她必然会包庇入鹿,那么大事就成不了了。

请安说,那么你这叫谋反,恕老夫不参与了,不过看在师生一场的情分上,老夫不会举报你和王子,这学塾今后你也能来,只是一旦事发,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别跟我扯上关系。

在中土生活了三十多年,熟读中华经典的南渊请安当然知道这种清君侧意味着什么。

恩师不肯入伙,这让中臣镰足有点不爽,但终究没有灰心,因为他很快就找到了更好的帮手——苏我石川麻吕。

苏我石川麻吕是苏我入鹿的堂兄弟,但却一直都对入鹿不满,主要原因是分赃不均,石川麻吕总觉得已经是万人之上的入鹿对兄弟太小气,给自己的荣华富贵还不够多,久而久之就心生怨念,以至于当中臣镰足找他商量时,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达成了同盟协议。

接着镰足又找了几个跟王子混得比较好的家伙,一番封官许愿后,大家都表示愿意把苏我入鹿那个人渣给做掉。

具体的操作手法是暗杀。

当年六月,一套相当详细的流程方案出炉了:且说这个月的十二日,宝皇女将在王宫内会见来自朝鲜半岛的使者,苏我入鹿作为重臣当然也会出场,与此同时苏我石川麻吕也会露脸,并且还担任着念国书的重要任务,中臣镰足正是打算在大家都聚精会神听国书的时候,对苏我入鹿下手。

包括中大兄王子在内没有人反对,因为只有在上述这样的场合,入鹿身边的护卫人员才是最少的。

很快,二月十二日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了。

这一天,在飞鸟的板盖宫前,正准备进去陪同女王一起会见半岛使者的苏我入鹿被门口的侍卫给拦住了:“苏我大人,事关重大,为了以防万一,无论是谁都不得带刀入宫。所以还请您把佩剑暂时留在此处。”

这种标准章回小说于杀人之前的必要台词居然真的把苏我入鹿给忽悠了,他笑了笑,没有任何戒备地解下了腰间的佩刀,递给了那个侍卫,走进了板盖宫。

眼瞅着该到的都到齐了,会见仪式便正式开始。

礼节性的寒暄过后,半岛使者将外交文书奉上,女王象征性看了一眼之后,又转交给了翻译官苏我石川麻吕,由他现场翻译成倭语并当众宣读。

此时此刻,中臣镰足拿着弓带着箭,躲在大殿深处,手下的十余名刺客亦各自就位,中大兄王子也手持一杆短枪,伏在镰足身旁,随时准备行动。

国书已经读了一半。

中臣镰足拍了拍身边一个叫海犬养连胜麻吕的武士,压低声音道:“上吧。”

这是行动暗号。

但海犬养的身体却纹丝不动,手里拿着短刀却在不停地颤抖。

很显然,他怯场了。

四分之三的国书读完了。

中臣镰足又指了指旁边另一个叫佐伯连子麻吕的,意思是叫他去。

可佐伯连子也没动弹——按照原定计划,本来他就不是第一拨冲上去的,现在突然变更,难免会有压力。

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顿时就急眼了。

还有一个比他们更急的,那便是正在读国书的苏我石川麻吕,眼看着国书都已经念到最后一行了,原本该发生的却什么都没发生,可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又不知道,所以急得满头是汗,读的时候也连连读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