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九章 又一次国书事件:高表仁访日(第5/7页)

当然,这终归是谣言罢了。

冈本宫的大火到底是哪路英雄豪杰放的,至今已然成了千古之谜,但事实是山背大兄王在苏我虾夷罢朝之后,显得非常高兴,先是在自己家里赏月喝酒吟诗作赋,接着又暗地里频频派人跟苏我虾夷取得联系,甚至还相约一起旷工出去打猎,一时间,两人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

种种迹象表明,身上流着苏我家血液的大兄王打算在苏我虾夷的帮助下,取代舒明天皇。

只是屋漏偏逢连日雨,大火之后,一场多年不遇的旱灾席卷日本,紧跟其后的便是大面积饥荒。第二年(公元637年),虾夷又发生了动乱。于是无论是舒明天皇还是苏我虾夷都顾不上争权夺位了,大家纷纷救灾的救灾、平叛的平叛,好不容易等忙得差不多了,谁知舒明天皇也病倒了。

公元641年10月,他驾崩在了飞鸟的百济宫。

临死之前,他留下遗诏一封,将王位传给了他老婆宝皇女,史称皇极天皇。

于是山背大兄王跟苏我虾夷的美好计划就此全部落空,但他们却并不死心,尤其是苏我虾夷,老头子一把年纪了却仍是壮志不减当年,一直念念不忘要成大业。

也不知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皇天被有心人的执念给弄烦了,反正没过多久,那机会就来了。

话说就在皇极天皇继位的当年,日本又发生了一次极罕见的干旱,一连几个月滴雨不下,这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日本几乎是致命的天灾,弄得不好就会寸草不生然后饿殍遍野,最后国家崩溃。

就在这危急时刻,苏我虾夷横空出世,上奏宝皇女,表示自己尽管年纪很大连路都走不稳了,但仍愿意为了国家社稷豁出一条老命——搭高台,焚黄纸,亲自祈祷以求天降甘露。

这是看起来相当稀松平常,其实却异常凶险的一招。

在讲邪马台卑弥呼那会儿就已经说过了:中国的皇帝是打出来的,而日本的天皇是拜出来的。

这话是认真的。所以在中国,历朝历代看得最要紧的就是兵权,生怕你拥兵自重然后黄袍加身,而与此相对的,在日本的上古时代,也就是各方面都相当落后的那些年,朝廷看得最重的,是神权。

什么叫神权?说白了就是行使神法的权利,具体讲来包括和神交流,替神行道,为神代言,以及求神办事。

很明显,求天降雨也是神权的一种。

想必你会说中国的皇帝也很看重神权,不然皇帝也不会叫天子,圣旨也不会叫奉天承运,皇上也不会去祭天等等,这些东西在中国纯粹是搞形式,表面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可在当年的日本,却正好相反——统治者,尤其是大王或天皇,时常需要通过呼风唤雨这种行为来证明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统治者。

这就是一衣带水的兄弟俩之间的差别之一了。

问天也好,问神也罢,这都是天皇,或者说大王的专利,你苏我虾夷再狠再大,不过是人臣,属于人类,现在居然想越俎代庖地跟身为半神的大王抢生意,说白了就是在挑战王权和神权,挑战刚刚即位不久的宝皇女。

其实苏我虾夷的用意也正在这里。

他就是想挑战一下初来乍到的女王,只要把雨求来,那么就等于昭告天下,他苏我虾夷同样有神力,甚至还比宝皇女厉害,只要能给全日本造成这样的印象,那么以后苏我家想做什么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但有个前提,就是得把雨求来。

朝廷对于苏我虾夷求雨一事并未作任何干涉,或许是知道干涉了也没用,于是在这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虾夷正式登台,上蹿下跳一连蹦跶了好几天,但除了期间稍微有过一两次时长不超过半小时的小雨之外,便再无收获了。

七月三十日,年近花甲的苏我虾夷实在是跳不动大神了,故而只能撒手收工,承认失败。

八月一日,几乎是早就料到有此结局的宝皇女在宫里搭台求雨。

当日,大雨倾盆,并持续了数日。

到底是天皇家真有这个能力还是纯粹的巧合我们不得而知,上面这些都是书上记的,日期都有,总之此事的本质就是宝皇女狠狠地抽了想要挑战她权威的苏我虾夷一巴掌。

巩固了王权以及神权之后,女王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寺院并且发布各种政令,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回在做这些事之前,宝皇女并未和苏我虾夷有过任何商量与沟通。

对于多年来一直掌握着国家实际统治权的虾夷来讲,这简直是一种羞辱。

所以他和山背大兄王走得更近了。

说起来这两位要篡权谋国一事其实早就成了司马昭之心,故而宝皇女也理所当然地做好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准备。

具体说来是找盟友,被女王看上的是苏我入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