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变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时代的美国(第7/14页)
尽管杜鲁门的声明中暗示要进行军事干预,但美国却最先在金融方面展开了冷战。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因其主要提出者为前美国陆军参谋长、时任国务卿的马歇尔而得名),这个计划实质上遵循的依然是罗斯福提出的发展国际合作的路线图。马歇尔计划虽然被批评家谴责为一种隐蔽的“军事计划”,但实际上是一个旨在帮助欧洲经济复苏的经济计划。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经济一旦重新振兴,便可以再度购买美国市场的产品,这样也能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它的宣传口号是“繁荣带给你们自由”,或者可以说至少能摆脱共产主义,这才是马歇尔计划的重点。马歇尔计划是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终极回击。这项计划不但本身是成功的,同时也象征了美国一定程度的成功。美国当然能负担1948年通过的《经济合作法案》中的规定,拨款130亿美元用于海外援助;但美国后来却无法承受其自身形象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自由是美国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承诺,但在美国国内,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仍然是难以实现的。
不过,在冷战初期,双方刚刚开始发起言辞攻击的时候,美国国内还是有一幕爱国场景正在上演,其规模之大,只有美国能够实现,那就是环游美国的自由列车。自由列车由7节红白蓝三色的车厢组成,牵引整个列车的火车头被命名为“1776精神”。它搭载了精心挑选的美国重要文献,包括《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解放奴隶宣言》和从硫磺岛带回的美国国旗。在1947—1949年间,自由列车的车轮驶过了美国的每一个州。它拥有自己的主题曲,由欧文·柏林(Irving Berlin)创作,由宾·克罗斯比(Bing Crosby)和安德鲁斯姐妹(the Andrews Sisters)演唱:“自由列车来了/你最好快出来吧/就像保罗·里维尔一样/列车就要来到你的家乡。”它甚至还推出了自己的漫画集《奇迹队长和自由列车》(Captain Marvel and the Freedom Train)。自由列车环游美国的时候,几乎当时流行的每一个漫画系列中的人物,从米老鼠到莱尔·阿布纳(L'il Abner),都曾在漫画中去过自由列车。自由列车极受欢迎,参观者达到了约350万人。这些游客被鼓励进行自由宣誓,并在自由卷书上签名。这些卷书后来被呈送给杜鲁门总统。这场巡展声称:“自由关乎每一个人。”
当然,自由列车蕴含的观念并无新奇之处。19世纪内战期间举办的卫生展会上也展出过具有爱国象征意义的文献、国旗以及武器,以提醒民众关注迫在眉睫的国家问题;二战期间,《美国袖珍书》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同样,自由列车代表了一种在冲突中寻求共识的渴望,这种冲突并不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而只是观点上的冲撞。然而,自由列车所到之处却依然四面楚歌:这个国家刚刚解决了复员军人的问题,又面临着钢铁、采矿、汽车和铁路行业中更多的罢工。事实上,自由列车开启的前一年,一场全国性的铁路罢工甚至使得总统建议将罢工者征召入伍。但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卢斯和华莱士曾经思考过的美国新的全球责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1949年9月,苏联的原子弹爆破试验取得成功,比美国人所预料的提前了许多,让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图60)。1949年1月,自由列车驶进华盛顿特区,在杜鲁门的就职演说中结束了旅程。但过了不到一年,且不说自由,就连美国是否还有未来都很难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1949年,美国失去了原子弹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共内战的胜利,这导致美国在复杂的冷战格局中更加危机四伏。从国际角度来看,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其成员国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互相保护,但对美国来说,保障外部安全只是打赢冷战的一个方面。从美国国内来看,虽然人们认为共产主义会威胁到美国身份认同的根基,但事实上,更能牵制美国的似乎是核威胁。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朝着更强调包容性的公民国家主义的信条前进,很多美国人不再害怕外来者的威胁,反而开始担忧那些业已成为美国公民的人们;简言之,美国人对“内部的敌人”感到特别困扰(并且到今天在某些方面仍然如此)。这就导致了50年代新的“红色恐怖”的出现,它比起一战后的红色恐怖更加极端也更加充满矛盾,从长远来看,明显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美国自由也会因此遭受更大的破坏。
从第二次“红色恐怖”中可以很明显看出第一次的影子,但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战结束后,没有一位总统能像当年的沃伦·哈定那样对美国做出恢复“常态”的承诺,杜鲁门也没有做出尝试。事实上,杜鲁门在1947年3月已经发表了他的“遏制政策”演说,宣布启动联邦雇员忠诚计划,阻碍共产党人及其支持者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当中传达的政治风向十分明显。在自由列车的旅程中,自由宣誓仅仅是自由列车体验活动中一项带有娱乐和教育性质的活动,但效忠宣誓却成为美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国人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宣誓经历,但只是在武装冲突的战争时期。而这种宣誓出现在冷战之中,就表明美国真正展开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人员伤亡。杜鲁门的9835号总统令发起了对联邦雇员的“忠诚度调查”,令几百人失去了工作。这个数目并没有多么惊人,因为总共被调查的人数超过400万。不过,“忠诚度调查”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这才是它带来的最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