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1537~1743(第7/8页)

Venus of Urbino),是依照他的意愿从乌菲齐的其他房间或是从皮蒂宫搬来供他作画之用的。

[6] 皮蒂宫始建于十五世纪五六十年代。卢卡·皮蒂建造这座宫殿时收到了科西莫两万弗罗林币的资助,作为他对美第奇一派进行政治服务的回报。这座宫殿可能是卢卡·凡切利(Luca Fancelli)设计的。阿曼纳蒂在1562年为公爵科西莫一世和托莱多的埃莱奥诺拉完成了花园改建。后来十七世纪时又由朱利奥·帕里吉和阿方索·帕里吉进行了正面的加宽改建。再后来十八世纪时又由朱塞佩·鲁杰里修建了两个新的侧翼。那时这里被称为大公爵宫(Grand Ducal Palace)。复兴运动(Risorgimento)之后,皮蒂宫归属于萨瓦家族,又由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King Victor Emmanuel Ⅲ)捐献给了国家。现在这里共有五个博物馆。一层的阿尔真蒂博物馆(Museo degli Argenti)中有许多美第奇家族收藏的珍宝。

[7] 波波利花园里面仍然保存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詹波隆那、凡切利、乔利(Cioli)、彼得罗·塔卡(Pietro Tacca)、卡奇尼和罗莫洛·德尔·塔达(Romolo del Tadda)。圆形阶梯剧场是依罗马模型建造的。为庆祝大公科西莫三世的婚礼,这里上演了《欢乐的世界马术芭蕾》(Il Mondo Festeggiant)。骑士花园(Giardino del Cavaliere)的位置就是1529年围城期间米开朗琪罗建造堡垒的地方。下面的阳台则是为枢机主教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Leopoldo de’Medici)建造的。

[8] 最初的天主圣三桥建于十三世纪。阿曼纳蒂建造的桥上有诸多雕像是为了庆祝大公科西莫三世的婚礼于1608年制作的,包括乔瓦尼·卡奇尼的《春》和《秋》、彼得罗·弗兰克维拉(Pietro Francavilla)的《夏》和塔代奥·兰迪尼(Taddeo Landini)的《冬》。1944年这座桥被炸毁了,但是战后人们按照原型将其复原,为保证原汁原味,石匠们都是使用与十六世纪时一样的工具进行作业。圣三一教堂的正面是大公费尔迪南多一世雇佣布翁塔伦蒂修建的,于1594年完工。

[9] 阿拉卡拉亚桥始建于十三世纪初,后三次被洪水冲毁。1304年,因为来这里庆祝河神节的人数过多,桥身又被压垮。1559年,阿曼纳蒂对这座桥进行了第五次重建。1944年该桥又毁于战火,所以今天人们看到的桥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建造的。

[10] 佣兵敞廊原本被称为执政官长廊(Loggia dei Signori),是十四世纪末由西蒙内·塔伦蒂(Simone Talenti)设计作为有顶棚的公共庆典场地而建造的。它现在的名字来源于公爵科西莫一世的瑞士雇佣兵(Landsknechte),他们的营房就在这附近。公爵科西莫时期,这里变成了开放的雕塑展览场地并一直延续至今。杰利尼的《珀尔修斯》是1554年被摆在这里的。詹波隆那的《强掳萨宾妇女》(Rape of the Sabines)是1583年被摆在这里的,当时本来摆在市政厅前面栏杆内的多纳泰罗的《朱蒂斯和贺棼尼》被摆回了广场。在这两座雕塑的后面是詹波隆那的另一件作品——希腊雕塑《墨涅拉俄斯扶着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Menelaus Supporting the Body of Patroclus)的罗马仿品以及皮奥·费迪(Pio Fedi)的《强夺波吕克塞娜》(Rape of Polixena)。最后一排还有六个罗马雕塑,都是大公费尔迪南多一世从罗马的美第奇别墅带回来的。

[11] 王室祭堂的建造工作从1605年就开始了,最初是由费尔迪南多一世授意的,他希望能够实现科西莫一世建造巨大的王室祭堂的计划。祭堂的主体结构直到1737年才建成,而圆形屋顶的装饰更是直到1836年才完工。鉴于祭堂直到科西莫三世统治时期才建成,所以大公及其妻子和儿子们的遗体只能暂时安葬在新老圣器收藏室中。彼得拉·杜拉的几代工匠们断断续续地为三位科西莫、两位费尔迪南多和大公弗朗切斯科修缮围绕在四周墙壁上的精致墓碑。祭堂地面上嵌入了16个用大理石、珊瑚、碧玉、玛瑙、珠母贝和青金石雕刻的盾徽,都是大公国属地城市的标志。所有的大公死后都被埋葬在陵墓下面的地下室中。公爵们都是戴着皇冠、握着权杖下葬的。公爵夫人们也都埋葬于此,唯独弗朗切斯科一世的遗孀比安卡·卡佩洛除外。当布翁塔伦蒂询问费尔迪南多一世应当将他的嫂子藏于何处时,一向厌恶她的大公回答说:“随便任何地方,总之她不能和我们葬在一起。”比安卡·卡佩洛的埋葬地点至今无人知晓。

[12] 卡斯泰洛别墅花园的复杂而有创意的建造计划是由贝尔代托·瓦尔基为公爵科西莫一世设计的,并由特里博洛、阿曼纳蒂和布翁塔伦蒂实施。但是最终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特里博洛、阿曼纳蒂和布翁塔伦蒂的作品至今还在园中,但是詹波隆那的《拧头发的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