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三章 强盗理论(第2/5页)

为什么展雄的事业能够做得这么大?因为他是盗圣。

为什么他是盗圣?因为他有理论。

下面,来看看展雄的强盗理论。

有一天,一位手下问展雄:“盗亦有道乎?”

“我说伙计,什么事情要做好,都是有道的啊。哪,就说咱们这个行当吧。在开抢之前,就能够判断出房子里有没有财物,这就是圣明;能够不顾危险,第一个冲进房子,这就是勇敢;抢完了东西,最后一个撤出来,这就是义气;能够知道该不该出击,这就是智慧;抢到了财物能够公平分配,这就是仁爱。圣勇义智仁,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大盗,必须具备这些素质。”展雄一一道来,头头是道。

盗圣,不愧是盗圣。

《庄子》这样总结: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意思就是:展雄是圣人吗?必须的。

【孔丘来了】

展雄的事业做大了,大到鲁国都感受到他的威胁。于是,有人向鲁庄公投诉,说是展禽对弟弟管教不严,以至于展雄成为强盗,不仅扰乱了我们的边境,而且破坏了我们鲁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展禽不应该再担任鲁国的士师了。

“嗯,说得也是。”鲁庄公觉得有道理,于是第二次炒掉了展禽。

展禽没有解释,也毫无怨言,回家种地去了。

这一天,有人来访了,谁啊?展禽的朋友孔丘,也就是孔仲尼,后世称之为孔圣人。

大家都是圣人,所以凡人那些啰里八唆的客套话就免了。

“子不孝,父之过;弟不教,兄之惰。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害。说实话,我真替先生感到羞愧。如今,我愿意替你前去劝说他改邪归正,再做良民。那时候,先生岂不是也就能官复原职了?”孔丘一番好心,前来帮忙。

“老弟啊,我这个兄弟从小就是叛逆性格,而且思维敏捷,性格暴躁,我哪里管得了他?我也说不过他啊。就算你能言善辩,我看未必能说得过他。而且,就他那性子,一不高兴就能杀人,我看你啊,别去逞这能了。”展禽对孔丘的建议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弟弟。

“那,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我一定要去。”孔丘坚持。

展禽没有再拦他。展禽就这性格,道理说一遍,听不听你自己决定。

几天之后,孔丘上路前往泰山了,学生颜回驾车,另一个学生子贡做车右,晃晃悠悠来到了泰山脚下。前面,就是强盗的大寨。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突然,路边跳出一伙强盗来,大声喝道。

“我说伙计,这套就免了吧,我们老师是特地来拜会你们大王的。”子贡打断了强盗们的话。

强盗也是讲道理的,人家既然是客人,当然也就不能无礼。一伙强盗们带路,不多时,来到了大寨门口。

孔丘下了车,对守门的保安说:“在下鲁国人孔丘,听说展雄将军刚毅正直,特来求见,拜托转达。”

“你等着。”一个保安进去通报了。

这个时候,展雄起床不久,正在准备吃早餐,早餐吃什么?烤人肝。

“报大王,鲁国人孔丘求见。”进来禀告的保安低声说。

“什么?孔丘?”展雄一下子瞪圆了眼睛,用《庄子》的话说,那就是“目如明星,发上指冠”。他暴怒:“不就是鲁国著名的大忽悠孔丘吗?我不见他,让他滚。”

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来源就是这里,展雄最先展示的。

保安吓了一跳,急忙要走,展雄又把他叫住了。

“你替我告诉他,就这么说:‘你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拉大旗作虎皮,把自己的垃圾主张都说成是文王、武王的思想;你头上戴着树杈一样的帽子,腰上围着死牛的皮带,满口胡言乱语,一肚子乌七八糟;你不种地却吃得不错,不织布却穿得讲究;你整天摇唇鼓舌,搬弄是非,忽悠天下的诸侯,让读书人都变成伪君子;你拼命鼓吹尽孝尊长,实际上想要靠这个得到封赏发不义之财。你罪大恶极,不要让我看见,否则,我挖你心肝出来做早餐。’”展雄一口气说这么多,算是解气,挥挥手让保安出去,也不管他能记住多少。

保安哪里记得住这么多,从展雄的大帐到山寨的大门,把展雄这番话也忘得差不多了,怎么办?反正不就是骂人吗?骂跑这个伙计不就行了?

“我说伙计,我们大王让你滚蛋,还让我给你带话,说你个大蠢驴吃人饭不说人话……”此处省略三百五十四字,字字都是山东脏话。

保安一通臭骂,骂得孔丘师徒三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被人这么羞辱过。

孔丘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若不是两个弟子在眼前,丢不起这个人,当时就走了。可是如今,还必须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