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楚庄王动手了(第3/4页)
是个好主意。斗越椒打定主意之后,毫不迟疑,抽出一支箭来,力贯双臂,远远瞄着楚庄王,“嗖”一箭射出。
斗越椒是楚国著名的神射手,他射出的箭既远又准。只见那支箭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直线,穿过庄王的车辕,又穿过鼓架,正射在了铜钲上,“仓啷”一声巨响,所有人都能听到。
射程够远,力量够大,可惜,偏了一点。
楚庄王吃了一惊,两手一哆嗦,鼓槌差一点掉地上。
等到楚庄王抬头去看的时候,又吃了一惊,因为又来了一支箭,力道比刚才的还要大。楚庄王要躲,来不及了。只见那支箭又穿过了车辕,“噗”一声,射穿了车盖。
射程更远,力量更大。可惜,又偏了一点。
整个楚军都发出惊叫声,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开始后退。
楚庄王一看,要有麻烦,怎么办?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兄、兄弟们,不要怕,当年文王讨伐息国的时候,缴获了三支神箭,后来被斗越椒偷走了两支,就是这两支。射完这两支,他没戏了。”现编现演啊,也亏了庄王急中生智。
楚军不像刚才那样慌乱了,可还是心怀畏惧。
总的来说,形势还是不太好,因为斗越椒的第三支箭随时会射过来。
关键时刻,有人说话了,谁?潘党,潘尪的儿子,楚国第一射手。
“大王,另外的一支神箭在我这里,看我的。”潘党十分聪明,知道这个时候庄王最需要的是什么。
只见潘党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来,张弓搭箭,看准了斗越椒,一箭出去。
斗越椒干什么呢?热身呢。刚才两箭出去都没射中,斗越椒发现自己的状态不是太好,命中率太差,于是放下弓,活动活动膀子,使劲眨眨眼,准备再射。
俗话说:机会总在一线之间。抓住了,机会属于你;抓不住,机会就收拾你。
斗越椒活动开了,抬头看庄王是不是躲了起来。可是,等他抬头的时候,他知道没有必要去关心庄王了,因为一支箭已经贴近了自己的脸。斗越椒只来得及惊叫,而他终于没有惊叫出来,因为箭就从他张着的嘴射了进去。
射程更远,力量更大,而且,准确度更高。
鼓声,楚庄王亲自擂响的战鼓声。
战斗才刚刚开始,但是已经结束。
“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左传》记载。
【宽厚的楚庄王】
斗家的命运应了子文的预言,整个家族在战斗中灭亡。
其实,斗家的命运是注定的,并非由于斗越椒而如此。因为斗家的地位注定了他们必将是楚王铲除的对象,只是不幸地被斗越椒遇上了。而这一点将会无数次地被证朋,在春秋,在整个中国历史。
斗越椒的儿子斗贲皇跑了,他很自然地选择了晋国。在晋国,斗贲皇受到欢迎,谁不欢迎来自敌方的叛徒呢?
斗贲皇成为晋国的大夫,因为封邑在苗,改名为苗贲皇。到这里,苗姓的读者请起立,因为苗贲皇就是苗姓的始祖。
斗越椒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后代成了晋国人。
斗家,楚国最大的家族就这样灭亡了;斗姓,楚国第一大姓,不知道如今还有没有姓斗的。
那么,斗家在楚国消失了吗?没有。
子文的一个孙子叫做斗克黄的,担任箴尹一职,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谏臣,现在的体改委主任。斗越椒起义的时候,他正在齐国出访。回国途中在宋国听说了起义失败的消息,手下人就说:“别回去了,逃命吧,就去齐国吧。”
“不行,任务没完成就跑了,不厚道。回去吧,认命吧。”
就这样,斗克黄回到了楚国,向楚庄王汇报了出访的情况之后,让人把自己给绑起来,送到法院去了,那时候叫有司败,算是自首。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啊,况且,子文对楚国的功劳那么大,怎么能让他断子绝孙?斗克黄不能杀,官复原职。”楚庄王亲自过问,不仅让斗克黄官复原职,还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斗生。
“大王宽宏大量啊。”楚国的百姓们都在说。
其实,楚庄王还有一件宽宏大量的事情大家不知道呢。
讨伐斗越椒回来,楚庄王高兴,于是摆了一个庆功宴,就在宫里,大小将军有一百多号。
那天下午,楚庄王拿出珍藏八年的好酒,与大家开怀畅饮。说来也是,除掉了斗越椒这个眼中钉,楚庄王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酒一直喝到晚上,大家都喝了不少,吆三喝四的,也不管什么体统不体统了。庄王喝得高兴,一高兴之下,把自己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叫来助兴,也让大家看看美人有多美。
看见美人,大家来劲了,本来就喝多了,现在黄段子就上来了,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有大胆的,就偷偷地盯着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