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第10/10页)
[37]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1页。
[38]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开皇五年:“冬十月壬辰,以上柱国杨素为信州总管”(第23页)。
[39] 《隋书·杨素传》,第1282页。
[40] 《隋书·高祖纪下》,第31页。
[41] 《隋书·高祖纪上》:“三月……戊子……以上开府、当亭县公贺若弼为楚州总管,和州刺史、新义县公韩擒虎为庐州总管。”(第14页)按,此时贺若弼尚不是吴州总管,其调任应是此后不久之事。因为《隋书》卷五十一《长孙览传》于开皇二年之后,曾提及“上常命览与安德王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颎、右卫大将军虞庆则、吴州总管贺若弼等同宴”(第1328页)。可见贺若弼到楚州不久即调任吴州总管。
[42] 《隋书》卷五十二《贺若弼传》,第1344页。
[43] 《北史》卷六十八《贺若弼传》,第2381页。按,“十策”或“七策”仅见于《北史》;《隋书·贺若弼传》未载。
[44] 《隋书·杨素传》,第1283页。
[45] 《隋书》卷六十五《周罗睺传》,第1524页。
[46] 《隋书·杨素传》,第1283页。
[47] 《南史》记载陈后主昏庸的史事较多,甚至有故意贬低陈朝之嫌,《陈书》类似记载则较少。
[48] 《北史》卷七十八《张奫传》:“贺若弼之镇江都也,特敕奫从,因为间谍。平陈之役,颇有力焉。”(第2632页)可见隋军统帅颇重视情报工作。
[49] 《隋书》卷五十七《薛道衡传》载,高颎在和薛道衡一席谈话之后,方坚定了渡江决心,见第1407页。但传中薛道衡所言,都是人所共知之事,对高颎未必有实际意义。北朝末至隋的这种文人本传多言过其词,未必可信。
[50] 《陈书·后主纪》,第116页。
[51] 《陈书·樊猛传》:“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第418页)
[52]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作“辛未”(第5506页),误,当从《陈书·后主纪》作辛巳。
[53] 《南史》卷六十七《任忠传》,第1651页。
[54] 《隋书·韩擒虎传》,第1340页。
[55] 《隋书·贺若弼传》,第1345页。
[56] 《隋书·贺若弼传》,第1345页。
[57] 《隋书·杨素传》,第1283页。
[58] 《隋书·韩擒虎传》,第1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