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第7/8页)

又问臣淳于意说:“你预期决断病人生死的时间,有的没有应验,什么原因呢?”回答说:“这都是病人饮食喜怒不加节制,或者因为不恰当地服药,或者因为不恰当地进行针灸,因此没有如期而死。”

又问臣淳于意说:“在你正能够了解病人的生死情况,论说药品的适应症时,诸侯王、大臣有曾经向你请教的吗?到齐文王生病时,不找你去诊治,什么原因呢?”回答说:“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派人来召我去,我不敢去。齐文王生病时,我家里贫困,想替人家治病,确实害怕官吏委任我为侍医而拘缚住我,所以我把户籍迁到亲戚邻居等人名下,不治理家事,到处行医游学,长期寻访医术精妙的人向他求教,拜见事奉过许多老师,全部学到了他们的主要本领,也全部领会了他们医书的内容,并且进行分析评定。我住在阳虚侯的封国中,于是侍奉他。阳虚侯入朝,我跟随他到长安,因此能给安陵的项处等人诊治病。”

又问臣淳于意说:“你知道齐文王生病不起的原因吗?”臣淳于意回答说:“没有看到齐文王的病情,可是私下听说齐文王患气喘、头痛、视力差的病。我心里想,认为这不是病。我认为是肥胖而蓄积了精气,身体得不到活动,骨头支撑不起,所以气喘,不应当医治。脉法理论说:‘二十岁血脉正旺,应当多跑动,三十岁应当多快步走,四十岁应当安静地坐着,五十岁应当安静地睡卧,六十岁以上应当使元气深藏。’齐文王年纪不满二十,正当脉气旺盛的时候,却懒于走动,不顺应自然规律。后来听说医生用灸法治疗,病情马上加重,这是分析论断病情上的错误。据我分析,这是正气外争而邪气内入,这就不是年轻人所能康复的了,所以死亡。对于这种形气俱实的情况,应该调和饮食,选择晴朗天气,或驾车,或步行,来开阔心胸,调和筋骨、肌肉、血脉,疏泻体内郁积的旺气。所以,二十岁时,是人们说的‘易质’时期,按医理不应当用砭法灸法来治疗,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气血奔流。”

又问臣淳于意说:“你老师阳庆从哪里学的医术?齐国的诸侯是否知道他?”回答说:“不知道阳庆从哪儿学的。阳庆家里富有,擅长医术,不愿意为人治病,应当是这个原因才不被人知道。阳庆还告诫我说:‘千万不要让我的子孙知道你学我的医术。’”

又问臣淳于意说:“你的老师阳庆是怎么看中并喜爱你的?怎么想把全部医术教给你?”回答说:“我本来没听说老师阳庆的医术精妙。我后来之所以知道阳庆,是因为我年轻时喜欢各家医术,我试用他的医方,大多有效,而且精妙。我听说菑川唐里的公孙光擅长使用古代流传的医方,就去拜见他。我得以拜见事奉他,从他那里学到调理阴阳的医方以及口头流传的医理,我全部接受记录下来。我想要全部学到他精妙的医术,公孙光说:‘我的医方全部拿出来了,对你不会有所吝惜。我的身体已经衰老,不须再事奉我了。这是我年轻时所受的妙方,都给你,不要教给别人。’我说:‘能够拜见事奉在您跟前,得到了全部秘方,太幸运了。我到死也不敢胡乱传给别人。’过了些日子,公孙光闲着没事,我就深入分析论说医方,他认为我对历代医方的论说是高明的。他高兴地说:你一定会成为国医。我所擅长的医技都生疏了,我的同胞兄弟住在临菑,擅长于医学,我不如他,他的医方很奇特,是世间没有听到过的。我中年时,曾经想接受他的医方,阳庆不肯,说”你不是那种可以接受医方的人“必须我和你一起前往拜见他,他就会知道你喜爱医术了。他也老了,但家里富有。‘当时还没去,恰逢阳庆的儿子阳殷来献马,通过老师公孙光进献给齐王,因为这个缘故和阳殷熟悉了。公孙光又把我托付给阳殷说:’淳于意喜好医术,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他是倾慕圣人之道的人。于是就写信把我推荐给阳庆,因此也就认识了阳庆。我事奉阳庆很恭谨,他因此喜爱我。”

又问臣淳于意说:“官民曾经有人向你学习医术,并全部学到你的医术吗?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临菑人宋邑。宋邑来学,我教他察看脸色诊病,学了一年多。济北王派太医高明、王禹来学,我教他们经脉上下分布的部位和异常络脉结系之处,常常论说腧穴所处的方位,以及经络之气运行时的邪正顺逆的情况,怎样选定针对病症需要砭石针灸治疗的穴位,学了有一年多。菑川王时常派太仓署中管理马匹的长官冯信向我请教医术,我教给他按摩中的顺、逆两种手法,论述用药的方法,鉴定药的性味,以及组合配伍方剂,制汤药的方法。高永侯的管家杜信喜好诊脉,前来学习,我教他经脉上下分布的部位、《五色诊》,学了两年多。临菑氾里的唐安前来学习,我教他《五色诊》、上下经脉分布的部位、《奇咳术》、四季气候随阴阳变化而变化的道理,没有学成,被任命为齐王的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