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周本纪第四(第6/10页)

厉王不听进谏。于是国内谁也不敢发表评论,经过三年,就相互结合发动叛乱,袭击厉王。厉王出亡逃奔到彘地。

厉王的太子名叫静的匿藏在召公的家中,国中的百姓听说了,就围住他。召公说:“过去我曾经多次劝谏国王,国王不依从,以至于有了这次患难。现在杀了国王的太子,国王将会认为我把他当作仇敌而发泄怨恨愤怒吧?一个事奉君主的人,即使是处在危险之中也不仇视怨恨,受到责备也不发怒,更何况是事奉天子呢!”于是用他自己的儿子来顶替国王的太子,太子终于脱掉了包围。

召公、周公两位辅相负责处理政事,这个期间的名号叫做“共和”。共和的十四年,厉王死在彘地。太子静在召公的家中成长起来,二位辅相于是共同决定扶立他做国王,这就是宣王。宣王登临王位,二相辅佐他,修治政事,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优秀传统风尚,四方诸侯重新宗奉周家王室。十二年,鲁国武公前来朝拜。

宣王不采取重视农事的态度不到千亩地方去耕种籍田,虢国的文公进谏说:“不可以不去耕种籍田。”宣王不听。三十九年,在千亩地方交战,宣王的军队被姜氏的一支戎族打败而整体溃散了。

宣王既然亡失了被姜戎打败的处在江、汉之间的军队,于是在太原地区计点民众数字准备征兵。大臣仲山甫进谏说:“民众是不可以计点而征兵的。”宣王不听劝谏,结果还是计点了民众数字以便征兵。

四十六年,宣王逝世,儿子幽王宫涅即位。

幽王二年,西周都城附近的渭水、泾水、洛水三条河流的区域内都发生了地震。大夫伯阳甫说:“周家将要灭亡了。天地的自然之气,不会失掉它的运行秩序;假若失掉了它的运行秩序,那是有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下面不能排出,受到阴气的逼迫不能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地震发生。现在三条河流区域内确实发生了地震,这是因为阳气失掉了它在上的位置而被阴气所镇伏。阳气失掉了它的位置而处在阴气的下面,河流的源泉一定会被堵塞;河流的源泉堵塞关系到立国的气运,国家必定灭亡。水土气息通畅湿润可以生长作物来供民众应用。土气不能通畅湿润,民众就会缺乏财货物用,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夏代就灭亡,黄河枯竭商代就灭亡。现在周家的德运就像夏、商二代的末年了,他国家河流的上源又被堵塞,堵塞水流一定会枯竭。一个国家的气运必定依靠山川,山陵崩塌河流枯竭,这就是亡国的征兆。河流枯竭一定会引起山陵崩塌。假若国家灭亡不会超过十年,这是数起于一终于十至十又另起头绪决定的。上天要抛弃哪个国家,它的灭亡就不会超过一纪(十年)。”正是这一年,渭水、泾水、洛水三条河流枯竭,岐山崩塌。

三年,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了儿子伯服,幽王就想废掉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国诸侯的女儿,成为了幽王的王后。后来幽王得到了褒姒,非常喜欢她,就想废掉申后,同时除去太子宜臼,再立褒姒做王后,让伯服做太子。周朝的太史伯阳甫读了有关历史记载的书籍以后说:“周家要亡国了。”从前在夏后氏衰败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宫廷内自己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君。”夏帝占卜:杀掉它们,和赶走它们,和把它们留在宫廷内,三种情况都不吉利。再占卜,请求将它们的唾液留下收藏起来,就吉利了。于是陈列祭品并宣读策文告诉神龙,神龙飞去而它们的唾液留下来了,用匣子藏起唾液并擦去它的痕迹。夏代灭亡,藏唾液的匣子传给了殷家。殷代灭亡,又把这只匣子传给了周家。经过连续三代,谁也不敢打开这只匣子。到了厉王的末年,打开匣子来观看当中藏的唾液。唾液完全流落于宫廷的地面上,不能除掉。厉王让妇人们光着身子大声吵嚷,流在地上的唾液就变化成了一只黑色的类似蜥蜴的动物,因而进入了厉王的后宫。后宫一个已满七岁的童妾遭遇上这只动物,结果这个小女婢到了插簪子的成年时期,没有丈夫就生下了小孩,她害怕就把小孩抛弃了。宣王的时期小女孩们唱歌谣说:“山桑做的箭弓箕木做的箭袋,实在是它们会亡掉周的国家。”于是宣王听说了,有一对夫妇正是出卖这种箭弓箭袋的人,宣王派人要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这对夫妇就在道路上逃跑,正好遇见了从前后宫那个小女婢所抛弃的妖孽孩子出现在道路上,听到这个妖子夜晚啼哭,因为哀怜就把她收养下来。这对夫妇就跑掉了,奔逃到了褒国。褒国人有罪过,请求献上这个小女婢所生下又抛弃了的女子给周王以赎免罪过。这个被抛弃的女子出自于褒国,这就是褒姒。当幽王三年的时候,幽王去到后宫,看见了褒姒就爱幸她,生下了儿子伯服。终于废除了申后和太子,让褒姒做皇后,伯服做太子。太史伯阳甫就说:“祸患形成了,已经是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