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旧迎新中华年(第6/6页)

与时俱进,引进科技成果:从桃符到春联,从贺帖到手机短信和网络诗歌,就是与时俱进。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时期,在桃木板上题写对偶句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朝造纸发达,利用当时的科技成果,纸张逐渐代替桃木板,贴春联的习俗遍及了中国大江南北。明代时桃符正式称为“春联”。这是中华独特的诗与书法结合的艺术,应当大力发展。近年又扩展到网络春联大赛、手机春联大赛等等,都值得提倡。笔者就收到许多好诗,如:

风雨洒君门,和风净凡尘。又到换符时,围坐念友人。感激厚往昔,祝福润新年。但愿万般好,平安又一春。

把珍贵的情谊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新年的田野里。

也用来向大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