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崇禧口述(第8/9页)

这回还不错,马小曼跟晏守平,跟朱镕基朱总理说了说,国务院给拨了款,算把那坟修起来了。从山底下走到山上,一百多层,走吧。

定:总算有一个坟啦。

4.其他

马:我是十岁以前住姥姥家,十岁以后住伯父家,我大姐、二妹、三妹都是女孩子,哪儿能随便出去啊。我四弟刚上小学五年级,就给他送到新疆,跟马最良那儿,也是我们一个伯伯。跟他在生产建设兵团那儿学戏。

定:也是学戏?

马:也学戏啊。我五弟初中毕业就跟人一块儿扛大个儿去了,在永定门车站,就卸货啊,他那会儿年轻练了一副好身体,后来也是经过自己努力,上完大学以后分配到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后来又到北京,宁夏驻京办事处。

定:他没唱戏?

马:没唱。老六老七……嗨,孩子多,怎么办?

您看我这儿供着主席像,那是开国大典,怹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为什么我供着他?怹这儿宣布,我们在天安门广场授红领巾,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第一批红领巾。那会儿我刚上崇德中学,崇德中学就是现在的31中,那会儿是教会学校。

定:您就在天安门广场?

马:哎。我刚上初一,就迎接共和国诞生,班主任老师带着我们,做五角红星的灯笼,就预备的是晚巴晌到天安门,每人举一盏红灯。早晨起来五点钟我们就集合啦!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几点啊?九点多啦,注220你知道吗?一直等到那时候。检阅啊,工农商学兵都得过天安门啊,毛主席都得接见啊,我们就在广场,那会儿一度叫红场,跟苏联比嘛。(在桌上比画)这儿天安门吧,这儿有道墙这有道墙,这边东三座门儿,这边西三座门儿,这是玉带桥。后来拆了,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连三座门都拆了,全没了。那时候西单那儿还有双栅栏还有双塔呢。

定:双塔啊,我都没印象了。

马:塔不高,但是两个塔,很庄重。

[以下这段,是2016年3月25日我请苏柏玉去马崇禧先生家取稿的时候,马先生接续天安门话题给柏玉讲的。这些话,他未必会详细与我讲,因为我也是过来人,但对年仅24岁的柏玉来说,既然她觉得新鲜,并且也已将其录下音来并转成了文字,所以我也将其附在文后]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都在场上,倒是都看不见天安门里头都站着谁,就听广播里说,毛主席登上主席台了,毛主席摁电钮升旗了,第一面国旗是毛主席亲手升的,那我们都在场呢。毛主席升完旗我们底下就开始发红领巾了,那会儿也不像你们后

马崇年教七弟崇杰学戏(马崇禧提供)

来入队宣誓,没有那仪式,就发红领巾,戴上就算。那会儿叫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来改成叫中国少年先锋队。我们就在那儿一直待到晚上,反正天都黑了,老师就叫我们每个人把五角红灯里头的大蜡点上,就举着红灯等着。东单那边儿的(游行队伍)走完了,就该红场队伍走了,走走走,等我们走到天安门底下的时候,毛主席在那儿喊:“同志们万岁”!有人没听清楚,还说喊的是崇德中学万岁,别瞎扯了,那么大场合,毛主席能看到崇德中学的旗子?我说毛主席喊的就是同志们万岁。底下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就喊同志们万岁。

每年五一、十一天安门都游行,深夜联欢,到两三点哪,跳舞,唱歌,那真是幸福的时刻。最令人难忘的是1959年,十年大庆,咱们那会儿,北京八大建筑,民族宫、火车站、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农业展览馆,一共是八大建筑吧,迎接十年大庆,那都是两年之间就盖完啦!当时的社会秩序真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您掉这儿一包袱吧,你也不捡我也不捡,待会儿你骑自行车回来还能捡到。1959年就到那种程度,那会儿真是幸福至极了。等到1960年、1961年灾荒的时候,就为了还苏联这笔债,据说连猪尾巴猪耳朵都当钱折给他们了,咱们甭说,别处我没看到,就北京大小商店全是空架子,什么都没有!

苏柏玉(以下简称苏):那会儿吃什么啊?

马:我那会儿正值青年哪,每个月政府就给我28斤半粮食,你不够,不够自个儿想办法。

苏:那上哪儿想办法啊?

马:那没法想办法,节衣缩食呗。你像现在咱们蒸米饭,洗米,一遍一遍,洗得透亮着呢,那会儿都不洗,米抓到碗里了,拿水一泡,搁锅上就蒸,为什么呀?那米麸子也解饿。有一回在和平门这儿,那冬天也有大白菜,得供给群众吃菜啊,车往北一走,有的菜帮子就掉地下了,你一瞧马路两边儿人,全去抢菜帮子去,没得吃啊!真是饿得不行,后来就一律上半天班,上午八点钟上班,十二点下班,下午不来了,干嘛?回家睡觉,睡觉也解饿嘛(笑),就那样。好嘞,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