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这个人(第3/4页)
这就是张勋“妄”的地方——他以为他的忠义大旗一举,天下肯定群起响应!
但他根本料想不到,人家不会响应还罢了,还准备把他当棋子用。
1917年6月30日,张勋率5000名“辫子军”进京“调停”所谓的“府院之争”,屁股还没坐热,7月1日凌晨3点,就进了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对着当时11岁的溥仪三跪九叩,恭请“皇上复位”。溥仪在师傅陈宝琛的教导下,先是推辞了一次,然后“勉为答应”,宣布“共和解体”,自己“亲临朝政”。
随后,被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顺带还被封了个“忠勇亲王”的张勋通电全国,宣布共和国解体,各地应该重新悬挂黄龙旗。
张勋在复辟前请来了之前在海外流亡的康有为一起造势。复辟之后,康有为满心以为自己会受封“内阁大学士”,结果清朝皇室认为本朝没出过不长长胡子的大学士,据说康有为专门去买了生发胶水涂抹。后来张勋封了康有为一个弼德院(相当于一个顾问机构)副院长,康有为大为不满,痛骂张勋。张勋知道后反骂康有为:他什么事情都没做,就想捞个大官,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这一通电,民众果然如同张勋想象的那样“沸腾”了:当时的北大教授李大钊直接就离开北京去了上海,鲁迅立刻去教育部辞职表示抗议,孙中山开始在南方组建军队准备讨伐,黎元洪死也不肯接受“一等公”的封爵,躲起来了……
当然,段祺瑞可不会躲,他正掐着秒表等着张勋复辟呢。
张勋复辟通电一出,段祺瑞立刻开始行动:7月3日在天津马厂誓师,组成讨伐张勋的“讨逆军”,7月4日发布“讨逆檄文”,7月5日直接开到北京附近与“辫子军”交上了火。
面对全国上下一片反对声,张勋惊了:你们当初不都是默认的吗?尤其是这个段祺瑞,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张勋复辟后的北京城,又挂起了黄龙旗
段祺瑞可不管这些。7月5日两军开始交火,仅仅一周,“辫子军”就全线崩溃,不少张勋的士兵是自己割了辫子去投降了。
张勋一开始还死撑着在自己的宅子里不肯撤,依靠亲卫队做最后抵抗。段祺瑞吩咐人打一排空心炮弹进去,但里面放一颗实弹。
一发炮弹响,张勋决定放弃抵抗,躲进了荷兰使馆。
溥仪皇帝随即又宣布退位。
整个复辟行动,前后加在一起,一共12天。
6
最后就要说说张勋的第五个字:“运”。
“运”就是运气,张勋这人,运气真的不错。
有人可能会说,张勋复辟失败了,还叫运气不错?那是运气太差了啊!
拜托,什么叫运气差?就是做一件事差一点点成功了,最后功败垂成,才叫运气差。张勋的整个复辟行动,从头到尾,就不可能成功,和运气又有何关系?
张勋一生的运气,在于他娶了一个好老婆。
张勋一生好色,纳过10个妾,但始终对“正室”恭恭敬敬,因为那是他落魄时的发妻。他的这位妻子叫曹琴,和张勋共过患难,张勋一直对她言听计从。
但是,在复辟这件事上,张勋和自己老婆闹了别扭。筹划复辟的那段时间,张勋整天与人密谋,而曹琴每天都在反复劝他这件事千万做不得。
据《复辟始末记》(上海文艺编译社出版,1917年)的记载,在被张勋训斥了好几次之后,曹琴就派了自己一个最靠得住的侄子,拿了30万两银票,去广州拜会了孙中山,表示这钱是送给他支持革命的——她在为张勋留后路。
复辟失败后,北洋军阀倒也没拿张勋怎么样——说穿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一个愚忠的妄人,只是对他监视居住。1918年,代总统冯国璋宣布特赦张勋,从此他又恢复了自由,不问政事。
但恢复了自由后,没钱怎么生活?这又要靠他老婆曹琴了。
曹琴极其精明能干,特别会投资理财,她把张勋的那些积蓄盘得风生水起。张勋晚年生活在天津,他名下独资或投资经营的当铺、电影公司、银行、钱庄、金店、工厂、商店等企业有70多家,资产超过5000万元。
在天津的张家,用人不下百余,花匠、木匠、厨子、司机、丫鬟、仆人等分门别类,每天张勋吃的、用的、抽的,无不精细奢华。张勋喜欢看戏,每年三节两寿,张家总要搭台唱戏,各路门客、食客拜访,门庭若市。
1922年,张勋做七十大寿(提前做寿),京剧界数得出的名角,如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等人,在80多岁的京剧界老前辈孙菊仙的带领下,到天津的张家花园给张勋祝寿。光孙菊仙的出场费,张勋就甩出了600大洋,把孙菊仙感动得老泪横流:“懂戏者,张大帅也!知音者,张大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