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机器的时代(第3/3页)

汽船的起源
当这些拥有实用思想的工程师们正专心致志地琢磨着他们的“热力机”时,另一群“纯”科学家们(就是那些每天花14个小时研究“理论性”科学现象的人们,没有这样的理论,任何机器的进步都没有可能)正沿着一条新的线索前进,这条线索有可能引领他们深入到大自然最神秘、最隐蔽的领域。
2000年前,许多希腊与罗马哲学家(最著名的有梅里塔斯的泰勒斯及普林尼。公元79年爆发的维苏威火山淹没了罗马古城庞培和赫库兰尼姆,亲临现场观察的普林尼也不幸罹难)已经察觉到一个怪异的现象:如果用羊皮摩擦琥珀,就能在琥珀周围看到一些奇怪的稻草和羽毛。中世纪的经院学究们对这种神秘的“电”力现象并不感兴趣。在文艺复兴后不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私人医生威廉·吉尔伯特就写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探讨磁的特点和习性。在30年战争期间,气泵的发明家、玛格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大批科学家投入对电力现象的研究。1795年,至少有3位科学家发明了著名的“莱顿瓶”。同时,世界闻名的美国天才本杰明·富兰克林,继本杰明·汤姆森(因亲英而逃离新罕布尔什,后以朗福德伯爵而闻名)之后,将注意力转向这一领域。他发现闪电与电火花同属于一种电力现象,他就为研究这个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接下来就是伏特和他的“电堆”,还有迦瓦尼、戴伊、丹麦教授汉斯·克里斯琴·奥斯忒德、安培、阿拉果、法拉第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终其一生,勤奋不懈地探索着电力的本质。
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无偿地献给了世界。塞缪尔·莫尔斯(同福尔顿一样最初是一名艺术家)认为,他能利用这种新发现的电流,把信息从一个城市传递到另一个城市。他打算采用铜线和自己发明的一个小机器来完成这项工作。人们当然给了他无情的嘲笑。莫尔斯不得不自己掏钱做实验,很快他就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人们对他的嘲笑声就更大了。莫尔斯请求国会帮助他,国会的一个特别财务委员会答应为他提供所需的资金。但是,国会议员对此毫无兴趣,他不得不苦苦等上12年,才最终拿到一小笔议会拨款。就这样,他在纽约和巴尔的摩之间建造了一条“电报”系统。1837年,在纽约大学的一个报告厅里,莫尔斯第一次成功地演示了“电报”。1844年5月24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长途电报从华盛顿发至巴尔的摩。而今天,电报线覆盖了整个世界,我们将消息从欧洲发到亚洲只需要短短几秒钟的时间。23年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利用电流原理发明了电话。又过去了半个世纪,意大利人马可尼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改进,发明了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完全不同于老式的金属线的讯息传送系统。
当新英格兰人莫尔斯为他的“电报”忙得不可开交时,约克郡人米切尔·法拉第于183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当时,欧洲因法国的七月革命而政局动荡,人们惶恐不安,根本没人留意到这项改变世界的发明。第一台发电机自诞生以来不断改进,到今天,它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热力、照明(你知道,爱迪生于1878年发明的小白炽灯泡就是在同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及法国的实验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还为各种机器提供了强劲动力。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那么电动机将很快彻底取代蒸汽机,就像古代较高级的史前动物取代了他们生存效率低下的邻居们一样。
就我个人来说(在机械方面,我是一个门外汉),我将非常乐于见到这种情形的发生,因为用水力带动的发电机是人类清洁而健康的忠仆。而18世纪最大奇迹的“蒸汽机”则是一个充满噪音的肮脏玩意儿,它让我们的地球竖满无数荒谬可笑的大烟囱,没日没夜地倾吐着滚滚的灰尘与煤烟。并且,为了填满其“无底洞”的胃,数不清的人必须不惧艰险在地底深处挖煤,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我是一位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的小说家,而不是一名尊重事实的历史学家,我一定会描述一下那快乐的一天。那天,最后一部蒸汽机车被送进自然历史博物馆,置于恐龙、飞龙及其他早已绝迹的动物的尸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