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无力回天(第4/4页)

第三个原因,战事太多。所以谯周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仇国论》,《仇国论》提出一个什么观点呢?说我们朝廷一定要审时度势,我们要掂量掂量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能不能一统天下。谯周说,现在的天下不是秦末的那个情况,而是六国的那个情况,是战国时期,所以我们只可以学着做做周文王,咱做不了汉高祖。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你要想靠你的武装力量,靠你发动的战争去一统天下你是不可能的。这谯周说你如果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其结果必定是土崩瓦解,神仙都救你不得。谯周这篇文章是公开向诸葛亮留下的由姜维在执行着的这条路线叫板,公开发表反动言论。但是没有受任何处分,后来还升官了,说明什么?说明这种看法有市场,甚至可能当局当中某些人也觉得心里头是有数的。

第四点,人民甚苦。《三国志?谯周传》在《仇国论》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就是由于蜀国不停地出兵,所以人民的生活很苦。我们知道打仗是要用钱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没有足够的粮响这个仗是打不成的。那么请问这笔战争费用从哪里出?从天上掉下来吗?从地里冒出来吗?联合国资助吗?没有地方来,你只能盘剥百姓,你只能加重税收,你只能税洱吧外收费,没有别的办法。刘禅投降的时候是交了户口的,就是古代投降一个国家必须把户口统计表都交出去,就表示我土地人民都交给你了,投降了嘛。那统计数字是什么样的呢?当时蜀汉人民共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十万零两千军队、四万官吏,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蜀汉的人民,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说的这九个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内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户要供养一个官吏。负担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负。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由于他的以身作则,由于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汉政权的官员基本廉洁,没有贪污腐败或者少有贪污腐败。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们想得不一样,老百姓关心的不是你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汤呢还是四菜一汤,这个他不管,他关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汤,或者说他至少要能够吃饱肚子;如果你让他吃不饱肚子,哪怕你自己艰苦朴素,他也还是有意见的。

这一点邻国的人已经看出来了。吴国有一个人叫做薛珝曾经出使蜀过,回来以后向孙休报告。孙休说你看看蜀国怎么样啊?薛珝说,我看蜀国恐怕差不多了,为什么呢?“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我到他们洱吧朝廷里面,听不到什么正义的声音;我从他们的田野里面走过,所有的老百姓都是面黄皓肌瘦、营养不良,这个国家肯定要亡。另外东吴还有一个叫张悌的,在邓艾和钟会出兵的时候,他也断言蜀汉要亡。这叫做什么?这叫做旁观者清。东吴作为他们的邻国,把蜀汉看得是清清楚楚,他们断言蜀国必亡,蜀汉也果然亡了。那么他们自己那个东吴又怎么样呢?请看下集——风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