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第6/6页)
注释:
①麦克阿瑟(MacArthur, Douglas 1880-1964):美军著名将领。历任师长、西点军校校长、驻菲律宾司令、陆军参谋长等。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远东美军司令。巴丹溃败时脱走澳大利亚,后任西南太平洋盟军三军总司令,指挥对日反攻。1944年升任五星上将,1945年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任盟国驻日占领军最高司令官。1950年任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旋被免职。——译者。
②希德林将军:可能指Major General John H. Hilldring(希德林少将),1945年任美国国防部民政事务长官。1946-1947年任助理国务卿,负责占领地区事务。——译者
③黑龙会(1901-1946):日本右翼团体。由玄洋社(见279页注)派生。甲午战争(1894-1895)后,针对俄德法三国压迫日本“退还”辽东半岛而建立,“黑龙”,指黑龙江和我国东北地区。首领内田良平。顾问头山满。会员以大陆浪人为主,1944年近万人。1946年被解散。——译者
④引自Upton Close, Behind the Face of Japan(《幕后的日本》),1942年,第136页。
⑤币原喜重男(1872-1951):外交家、政治家。三菱财阀岩崎弥太郎之婿。东京帝大毕业后历任驻荷、美公使、大使。1921-1932年历任华盛顿会议首席全权代表、多次担任外务大臣,主张对英美协调、避免对华直接干涉的“协调外交”,被称作“币原外交”,后遭军部和右翼势力攻击,退出政界。日本投降后,在美国占领军支持下组阁(1945.10.9 -1946.5.22),起草宪法、推行改革。次年辞职,后任进步党总裁、吉田内阁国务大臣、众议院议长。——译者
⑥Japan: An Interpretation(小泉八云:《日本:一个解说》),1904年,第453页。小泉八云(1850-1904):原籍英国,原名Lafcardio Hearn(拉夫卡迪奥·赫恩)。1869年在美国当记者,1890年作为美国《哈巴斯》杂志特派员到日本,后与小泉节子结婚,加入日籍,在日本当教师、记者,编《神户纪事》(英文),研究介绍日本,直至终老。著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陌生日本的一瞥》,1894)、In Ghostly Japan(《神秘的日本》,1899).A Japanese Miscellaneous of Japan(《日本杂记》,1901)、Japan: An Attempt of Interpretation(《试说日本》,1904)等。我国近刊其选集《日本与日本人》、《小泉八云散文集》等。——译者
⑦引自Upton Close, Behind the Face of Japan, 1942年,第294页。这个俄军投降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并不影响它具有文化上的重要价值。
⑧1945年9月27日,天皇裕仁访问麦克阿瑟。谈话内容不详。——译者
⑨指1946年1月1日,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其中说:“朕与尔等臣民之纽带,乃由始终相互信赖和敬爱而联结,并非产生于简单神话与传说,更非基于日本民族为优越于其他民族之民族,并进而有统治世界之运命等空洞观念。”——译者
⑩Time(《时代》),1946年2月18日号。
⑪玄洋社(1881-1946):日本最老的右翼团体。玄洋,指日本九州和朝鲜之间的“玄海”。首领头山满,初期成员多为福冈士族,曾参加“士族民权运动”。后奉行国家主义和对华侵略,与日本军部关系密切。1901年部分社员另组黑龙会。1908年又创“浪人会”。——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