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游子归家(第7/8页)

更何况这一剑也让他的信心彻底动摇,他怕谢小玉再来一下,可就不是受伤这么简单。

看着那位真君远去,谢小玉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

他摸出一只瓶子,倒出一颗灵丹,送进嘴里。灵丹迅速化开,化作丝丝缕缕的灵气遍布全身。

“你这小子够狠。”洪伦海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谢小玉出手,也偷听别人谈话,听过万剑齐发的场面,但是亲眼所见仍旧感到震惊。

“对方既然有这样的布置,恐怕还有后招。”谢小玉眉头紧皱,嘴里喃喃自语着。

“那就走吧。”洪伦海说道。

将飞剑招了回来,谢小玉正打算架起剑遁,但是他看了看头顶上的蓝天,又犹豫了起来。

他的剑遁确实极快,但是要看和谁比,真人里绝对没人能超过他,真君就未必了。

想到这里,他收起飞剑,取出一张符。

这是一张遁地符,是他和麻子连手所制,由麻子施法,他绘符并且封印。

随手撕开符篆,一道黄光出现在脚下,谢小玉身体一沉,瞬间没入土里。

他并不是第一次遁地,当初在北望城的时候,就跟着麻子一起用遁地之术躲过土蛮大军的围困。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已经是真人,远不是当初可比。

谢小玉也不是老老实实在土里游走,那速度还是太慢。他一边土遁,一边侧耳倾听,寻找流水的声音。

田庄四周多山,山里多有泉眼。以前他不懂,只以为泉水是土里冒出来,现在他明白了,地底下同样也有江河湖海。此刻他要找的就是这样一条水道。

谢小玉一边倾听水声,一边听着地面的动静。

片刻之后,随着两道尖细的破空声传来,有人落到刚才他站着的地方。

“这小子倒是识相,立刻就逃了,要是晚走一步,我必然将他挫骨扬灰,更要勾出他的魂魄炼成邪鬼,让他承受百年炼魂之苦。”

发话之人正是刚才那位真君。此人年纪四十岁上下,胸前垂有长髯,看起来文质彬彬,只是肩膀上的一滩血迹有点破坏形象。

此人身边跟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这个老者同样也是儒生打扮,一落到地上,立刻蹲下身子摸了摸地面。

“这小子土遁走了。”老儒摇了摇头。他和身边这人都不擅长土遁之术,勉强下去倒是可以,却未必追得上。更何况他们被谢小玉刚才那一剑吓到了,都怕谢小玉在土里再来一下,或者布下什么阵法,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不知不觉中,两个人都已经不把谢小玉当小辈看待,而是视作大敌。

“难道就这么算了?”中年修士越想越窝囊,他可没吃过这样大的亏。

“还能怎么样?现在只有告知官府,让官府画影图形缉拿他。”老儒原本就不打算出手,现在乐得轻松。

“真不甘心。”中年修士扼腕顿足。

“想想九空山那两个人,你应该觉得挺不错了。”老儒嘿嘿一阵冷笑。

“难道传闻是真的?他一个小小的真人居然可以杀掉两位真君?”中年修士兀自不信。

老儒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盯着中年修士的肩膀,那里仍旧血迹未干,衣服上还有一道划痕。

他虽然不开口说话,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四周是哗哗的流水声,湍急的地下河水推着小玉往前而去。

此刻,谢小玉正包裹在一片青蓝色的光芒中。他用的是癸水真诀,手中还握着几支阵旗,那是幻天蝶舞阵,有水遁之法。

现在他并不是为了快,而是不想和四周的岩石撞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河水突然加速,然后将他抛了出来。

外面刺眼的光线让他一时之间睁不开眼。等到他看清四周,又再一次被抛进水里。

谢小玉浮到水面张望一眼。

河岸两旁的景色让他感到陌生,这绝对不是谢家庄附近的河流。

明白了这件事,他心里终于安定一些。

当初那个红衣道人可以在茫茫大海上确定他们的行踪,是因为海上根本没人,只要放出神念四面八方一扫,躲都没地方躲。

现在却不同。平武府有四座城、二十余座镇、大小村子五六百个、十几万户人家,神念一扫,到处都是人的气息,想找到他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谢小玉仍旧用青蓝色的光芒裹住身体,继续朝着下游遁去。

河道渐渐变宽,水流速度变得越来越缓慢。谢小玉猜测他已经顺流而下一千余里,十有八九不是大禹州,这才从水里冒出来,找了一片芦苇荡上了岸。

站在岸上,他侧耳倾听。

过了片刻,他听到东南面隐约传来嘈杂的声音,那应该是一座小镇。

谢小玉身形一转,再一次变化。这次他变成一个儒生,头上戴着秀才巾,穿着一袭青衫。他收起褡裢,将这东西重新变回一颗珠子。至于褡裢里的东西早已落到河里,冲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