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沙漠之城的分桃日(第2/3页)

  立春过后第三天,无论哪一年,撒哈拉版农历上都黄纸黑字写明:宜收割,出行,上梁。虽说这里是热带,这个日子里能割到些什么,人们也很难揣测。不过长期居住在撒哈拉之眼,无论是博士还是文盲,都已经很有默契的一早抛弃了生物常识,变得听天由命。因此,这么多人一起清早跑到这里,是来收桃子的。

  桃,蔷薇科,原产地中国,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栽种。

  春日开花。其植物特征为落叶乔木,小枝光滑,芽有短柔毛。叶互生或生枝叶端,椭圆披针形,锯齿或细锯齿沿,无毛。其果可食。

  简易百科全书植物部桃条,如是说。

  基于人类短视的特点,大多数看过百科全书上这一条的读者,大约都只记得最后那四个字:其果可食。

  而且都食过。桃子嘛。毛茸茸,甜滋滋,吃完以后汁液很沾手,而且有一个核,怎么吃也吃不干净。

  到底有哪一点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不管是为了什么,反正大家表情都相当激动,把桃树围个水泄不通之余,哄哄乱乱还在聊天:“去年我那个,颜色指数差一点,久了表面就不够好看。”另一个则说:“你已经算走运了,我那个,哼,居然漏电,动不动弹我一老高,别提多烦。”旁边有人插话:“去年肥料下的都是重手。特意从微软总部概念实验室找来的呢。今年质量会上有点提高吧。”

  这些人清一色穿着白色的研究人员制服,清一色戴眼镜,清一色早上爬起来没有洗脸,无论皮色黑白黄红,手里拿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收纳筐,上面白底红色印着大字:HSC——人类居住条件研究中心的缩写。

  就在这许多嘈杂当中,忽然有个人的声音从树顶上传来,四个字如洪钟大吕,登时把大家镇住,曰:“别吵,排队。”

  排队是知识分子的强项。不过一分钟,立刻秩序井然,可见刚才那种万头攒动的生猛场面,不过是一种短暂无政府状态下的集体YY。翘首向树上看去,那里有个人胡子拉杂,精赤上身,非常不知识分子的坐在一根树枝上,大马金刀的吆喝:“筐给我递上来!”

  排在第一位的仁兄听令,奋力将手中筐子一抡,倒转三周,呼的就飞了出去,那人将脚尖一挑,恰恰掂到了筐底,轻巧的落在手前,问到:“要十五寸还是十七寸?蓝的还是粉的?”

  下面那个想了想:“蓝的吧,去年我那个是粉的了。还有,十五寸,十七寸我那桌子不大好放。”

  只听一声答应,那人四处看了看,然后一伸手,从头上摘下了一个外形超薄,带着液晶显示屏的手提电脑,新鲜,油亮,USB接口上还带着绿叶子。

  中午十一点,所有“桃子”都告分罄,大家心满意足拎上一年一度的福利品,先是大力鼓掌,对犹自跨在树上检视枝叶的山狗表示感谢。然后三三两两,转身直奔科研中心大楼。

  这一天之于撒哈拉之眼,好比元宵节之于中国。好吃好喝的日子已经到头啦,大家该干什么赶紧干什么去吧。但是分桃子这个传统,则仅仅起源于五年前的春天。

  话说撒哈拉之眼,向来是没有桃子的,直到有人将这两棵树自西域挪来。或者它们在沙漠里待久了,生趣萧索,也或者哪条根须进了水,突然之间,它们不再愿意结桃子,而是突发奇想,一举改成了结手提电脑。

  桃树们苦出身,没机会上计算机知识普及课,基础薄弱,导致一开始结出来的电脑,款式质量都不敢恭维。速度慢不说,内存又小,没事就死机。那些勇于尝试野生电脑的人,因此被耽误了不少工作进程。第二年,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主要来自埋在树下的好多本电脑图文书),呕心沥血,奋发图强,居然成功鼓捣出了纯平显示器与奔腾三结合的改良品,再承蒙大家及时施肥浇水,勤于埋书之功,超薄液晶显示屏结合更先进功能的成果终于在万众瞩目下粉墨登场。第四年,为了鼓励桃树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克服骄傲思想,再接再厉,冬天的时候,撒哈拉之眼全体居民在温控中心前的空地上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一时群体狂热下,居然把当时科研中心所有电脑都埋到树根下去当肥料了。

  这样一来,大部分科研人员无电脑可用,手头工作只好都停下来。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城里又没有把卡拉OK修够,大家无聊到竞相不带绳子出门暴走,好多人逛街逛饿了,就随便闯进路边房子里大吃大喝,对社会治安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直到山狗不远万里,跑去中国成都抱回了几副麻将,引进了一杯花茶耗一天的茶馆文化,整个城市的假期活动,才就此走上正轨。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自此在撒哈拉众口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