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环(第2/2页)

赵桓之前梗着脖子,好说歹说,就是不和谈!

就是怕自己这里泄了气,下面的人跟着自己一起泄气。

但是眼下辽东郡已经拿下,那这多出来的领土,上面的耕地、矿山、林场都是天大的财富。

有了这等财富的刺激,大宋还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尤其是大宋近亿人口,迫切的需要土地来缓解人口膨胀,带来的社会压力,自然要想办法缓解这种压力。

摔婴,是大宋民间想到的方法。

而赵桓想到的办法,就是开疆。

大宋近亿人口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

虽然说赵佶的确非常的无能,但是赵佶在位二十六年,二百多次攻破州府的百姓起事,其实也有社会原因。

但凡是天灾,总会引起一次揭竿而起。这并不是偶然,因为大宋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这么多的人口。

激烈的土地兼并和过于膨胀的人口,都是数次大规模起事的根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赵桓的均田令,只能缓解,无法根治这种矛盾。

想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走出去。

尤其是封建时代,封建时代的一切生产力都源于土地,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大的利益。

所以辽阳郡的拿下,代表着大宋走入了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多的土地,就会诞生更多的人口,就会再次需要更多的土地。

尝试到甜头的大宋人,再也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了。

这才是赵桓敢于和谈的原因。

眼下的局势,就是他这个皇帝真的想和谈,从大臣到士大夫,从商贾到百姓都不会同意自己和谈。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太史公果然慧眼呀。”赵桓看着赵英笑着说道。

赵英一脸莫名其妙,他还是没听懂,为什么官家突然答应了金人的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