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余睹献图(第2/2页)

赵桓看着这个耶律家最后一个宗亲,写的让人闻者落泪的绝笔信,砸了咂嘴,亡国之民的苦楚啊。

赵桓将札子和耶律余睹的书信全部送到了汴京城,让李纲朝议,现在的大宋有没有吃下上京道的可能。

整个上京道可是一府三十二州,五城三十县的地盘。

初一听不就是三十二州城吗?简单!还不如大宋一路的多!

但其实这是一片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云中路,西到黑汗国,东到大兴安岭,囊括了整个蒙古高原的超大疆域。

地广人稀才能放牧。

这么大的地方上,生活着超过一百四十万户,过五百万人丁的超大疆域!

耶律余睹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因为赵桓刚刚击败了天德州的金人,将所有的金人都赶回了辽东郡。

现在的契丹人随着耶律余睹的死亡,将再次变成一盘散沙。

要想吃下整个上京路,哪里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耶律余睹临死,还给赵桓甩了这么大一个难题,估计带着对被忽悠的报复吧。

赵桓并不清楚耶律余睹的身体情况,并没有规划将上京道纳入自己的行政体系之中。

这将是对整个大宋行政文臣系统的最大考验!

至于武力上,大宋的武将们,倒是在草原上无一合之敌。

契丹人汉化的已经足够深了,这个时候,考验文臣执政能力的时候到了。

“大宋养士一百六十载,终于到了用得到的时候了。”赵桓拍着手中的札子,脸上挂着笑容。

国子监的那帮老学究,还在缠着李纲,说教材的事,现在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

这么一大片的疆域,如果文臣们无法接受这片领地,那就让赵桓太过失望了。

事实上,赵桓的担心是对的。

大宋的文臣们给赵桓的回答是南人南治,北人北治。

赵桓沉默了许久,批复了三个字:“瞎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