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第2/2页)

《红楼梦》也需要改编,毕竟螨清那种社会体系,让宋人看了会以为笔者在胡编乱造。

《西游记》这本,他比较害怕章承恩跨位面收取他的版权费。

当然赵桓拿出的这本《三国通俗演义》的作者名,是罗贯中。

之所以现在拿出来,旨在推动通俗文学以及白话文,还有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这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赵桓更希望他们推动大宋标点符号,更进一步。

大宋的札子,都是公文,民间出现的句读,并没有用于公文,赵桓读起来太晦涩难懂了。

有了这本《三国通俗演义》打底,就可以继续他一贯的套路。

从下而上的打造标点符号的民间基础。

而赵桓坐镇朝堂,进一步从上而下的打造标点符号的使用。

而且赵桓悄然布局,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国营企业,已经冷不丁的出现在了大宋。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条路都要走,而且要走的扎实。

任何的变革,赵桓都没有一厢情愿。

赵英拿出这本厚重的书,翻动着看了一会儿,说道:“官家。可以分册吗?”

赵桓看着赵英,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赵英这家伙,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啊,平时看起来憨憨的,结果一出口,就是能挣钱,而且还是能挣大钱的建议!

有点东西。

“分册的话,可以,然后把这套牌加上去。做一个精校典藏版。卖贵点。”赵桓将一套三国杀卡牌拿出来,递给了赵英。

三国杀,桌面游戏,老少皆宜,可以作为典藏版的添头进行贩卖。

这是系统送的,没有花积分。

赵英拿着卡牌看了半天,才说道:“官家,这个看起来很有趣啊!”

“那你就抓紧时间刊印,我看着这个刘建传横行书坊,就很烦。”赵桓不耐烦的说道。

赵英俯首说道:“官家圣明。”

赵英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赵桓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恶,就去禁书。

在皇帝无限的权力面前,禁书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是赵桓能够如此自律,绝对是大宋之幸了。

“行了,少拍点马屁,多干点活。把这事交给魏承恩去做,咱们去李邦彦那里走走。”赵桓笑着说道。

刘建的事总是要解决的,不能总这么僵硬着。

所以,赵桓打算找到李邦彦,这个人手里的货很多。

而刘建活跃的时间点,正好是李邦彦做尚书右丞的时候,他那里应该有些李纲没有抓住的关键节点。

解决掉刘建,就解决了刘家庞大的家产,还有无数依附在刘家身上的帮会、流匪,为汴京的商改打开局面。

不是李纲的办事能力不行,还是刘建做事手脚太干净,抓不到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