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黄金大劫案 3.用导弹发快递(第2/3页)

打了胜仗之后,威灵顿并没有马上写战报,为什么呢?因为他很伤心。英国贵族总是喜欢标榜自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威灵顿本人就有一句名言叫“只有失败才比胜利的忧伤更难过”。让威灵顿悲伤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滑铁卢战役确实是打得特别惨烈,威灵顿的大部分副官、亲兵,以及最亲信的中将全都战死了,所以他没有写战报,打赢了以后他直接回到布鲁塞尔喝了一夜的闷酒,一直忧伤到第二天,也就是19日中午,威灵顿酒醒了,才终于写了一封战报。

这封战报里没有使用任何一个和“胜利”有关的字眼,这就是纯种的英国贵族,他如实地把战役的整个过程描述了一遍,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充满了悲伤气息。写完后,威灵顿让自己的一个副官把信送回英国。为什么不使用信鸽呢?因为在英国的军事传统中——其实不光是英国,其他国家也是——凡是战争胜利后负责去传送捷报的人,都会官升两级,因为你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好消息。威灵顿专门找了一个好多年都没能得到机会升职的老上尉,这个老上尉刚刚被威灵顿升为上校,由他去送捷报,也可以顺便让他升升官。于是威灵顿公爵大人就继续忧伤去了。

这位老上尉快马加鞭往英国赶,还高高竖起了英国国旗,这面旗帜最重要,因为它能证明大英帝国胜利了。结果那天刚好遇到海上有大风浪,把老上尉乘坐的这艘船给吹得偏离了航线,最后不得不在距离伦敦120多英里的港口登陆,以至于第一批知道真正的胜利消息的人,其实是一座小渔村的村民。大家簇拥着这名老上尉,一路狂奔了七小时,最终赶到伦敦,来到白金汉宫。一路上,胜利的消息迅速扩散,跟随在老上尉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在全部的王公大臣、贵族、平民和记者的欢呼声和包围之下,老上尉拿着英国国旗,光荣地走到摄政王面前,正式报告胜利的消息。全场当即高声合唱英国的国歌,所有人都激情澎湃地唱起“上帝保佑吾王”。所以,18日英国打赢了滑铁卢战役,但直到21日晚上11点多,胜利的消息才真正地传到伦敦的白金汉宫。

请百度百科尽快修正错误,什么皇家的信鸽飞到白金汉宫,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快马加鞭,这些内容不仅前后矛盾,而且也和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总之,不论是运输实物,还是传送消息,速度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像DHL(敦豪全球速递)这样的快递公司,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汽车和飞机等运输工具,而且未来的快递肯定会比现在更快,现在亚马逊已经准备开始在美国用无人机送货了,可惜这种运输方式在中国的可操作性不太强。因为美国人家家都有院子,而且基本都是很大的庭院,无人机可以在院子里降落,把东西放下。但中国很少有人住独栋的屋子,大家都住在楼房里,让无人机从小小的窗户里飞进去,这事的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中国离无人机运送快递那天还比较远。

接下来我再补充一个比无人机还先进的快递——用导弹发快递。

在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永远排在最前面,其实美国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是不是可以用巡航导弹去送快递呢?那多快啊!于是到了1959年的时候,美国人竟然真的试验了一次,在一艘潜艇上发射出了一枚“快递导弹”。那时候美国的潜艇跟现在还不一样,现在的巡航导弹体积又小,射程又远,瞄准度也十分精确,而且还能从水底垂直发射。但20世纪50年代时的巡航导弹,其实就相当于一架无人驾驶的飞机,外形很像米格-15或F-86型战斗机,虽然体积不至于特别大,但是有两个翅膀,不过那已经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巡航导弹了。一艘大型潜艇后面只能携带两颗这样的巡航导弹,还得专门弄两个大箱子装载,而且也不能从水底垂直发射,得浮到水面上发射。

当时刚好是美国和苏联搞冷战的时期,大家都搞了一大堆武器,反正也用不上,所以就用这巡航导弹发发快递玩吧。每一枚巡航导弹内部都有一个能承载很大重量的战斗部,美国人在一枚导弹的战斗部内装了3000封信,那都是非常珍贵的信件,比如写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今天在美国,还有很多收藏爱好者,用高价收集这3000封信,这些信的首日封上盖的邮戳都是特制的,叫作“导弹邮件”。这枚装着3000封信的“邮件导弹”是从佛罗里达外海发射而出的,准确地抵达了目的地,用降落伞降下来,人们用无比隆重的方式打开了这份“导弹快递”,将3000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导弹来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