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布达拉宫(第2/2页)

据说,当时西藏所有最杰出的工匠都参加了,清朝康熙皇帝也特别派出了100多工匠来,尼泊尔也派了200名工匠来。你想想当时的情形,天底下最杰出的工匠济济一堂,建造起来的宫殿,该是多么地耀眼。

当时,太阳正停留在布达拉宫顶端,形成一个耀眼的光环。它的确是那样与众不同,除了天庭,世界上没有任何建筑比它高,比它更威严,比它更神秘。

我想起了一位初来布达拉宫的英国人斯潘塞·查普曼的话:“它(布达拉宫)具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尊严,这种尊严与其他周围粗犷朴实的大地完美地融为了一体。它还独有一种迟钝麻木、一种一成不变的特质——似乎在说‘我在这里已经有几百年了,我将永远待在这里’。布达拉宫给人这样的印象: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长在那里的,与周围的环境极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虽然我对建筑一窍不通,可我依然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在基岩上直接垒石砌墙,墙体敦厚,向内收分,自然稳重,把山体隐于建筑之内,使建筑与山体结合得浑然一体。山体扩大为建筑的基座,建筑好像长在山上,雄伟气势和高耸入云的效果立即凸显。

工匠建造的布达拉宫的最大特点是平顶、高层、厚墙。布达拉宫几乎所有建筑的外墙都是厚重的石墙,石墙用石块、片石、碎石和湿土垒砌。

向导指着宫墙,像煞有介事地说,看,东半部的宫墙是由拉萨一带的前藏工匠砌筑,西半部的宫墙则由日喀则一带的后藏匠人修成。工匠们各出奇招,于是你看,东部墙体笔直尖峭,如果一只山羊从上部滑下,到底下时就成了两半;而西部的墙体则浑圆厚实,讲求流线造型,从上面滚下一个生鸡蛋,到下面也会完好无损。

从布达拉宫出来,踩着台阶,看天上的云彩,不仅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一种对布达拉宫和西藏人民信仰的敬意。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西方人在布达拉宫前问一位工匠:为什么布达拉宫修建完后,再也没有修建类似的建筑?

那名工匠怒目道:布达拉宫是神明的杰作,是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岂是凡夫俗子所能建造的?

也许,这名工匠说的是对的,布达拉宫正如神山,是神明的杰作,也是神明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