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昭寺(第2/2页)

磕长头的藏民并非只顾自己修行,每当觉察到身后有人要过去时,他们会友好地让出一条通路,甚至有时候会停下来等路人走过后再继续他们磕长头的动作。

这是一个和外面迥然不同的世界,是一个修行的世界,不论你在外面多风光八面,多失意落魄,或卑微,或高大,只要进了大昭寺,你就是千万修行者中最普通的一员。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深刻体悟到平等、虔诚,信仰的力量和碧空万里的心境。

不记得是哪一年,我在大昭寺中看到一对藏族老人,他们衣服灰暗,面色苍苍。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他们来自遥远之地。历尽千辛万苦的唯一目的,只是来大昭寺朝圣。他们在大昭寺中每一座佛像前都跪拜下去,虔诚得令人肃然起敬,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他们心中只有佛,来往的人群在他们眼中就似空气。

一时之间,我感觉所有在大殿里叩头、穿梭的人都成了佛。此时,我进入了一个佛的世界,在昏暗浓郁的光线下,你会渐渐地走到释迦牟尼殿,但很遗憾,很多人无缘在这里见到那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我曾问过藏民导游,是因为它弥足珍贵吗?

大昭寺外来朝圣的信徒。

藏族导游告诉我:可以这样说,但你也可以理解为,它的修行生涯异常跌宕,所有人都不希望它再经历那样的事。

这句话很有吸引力,我不禁问他: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经历了什么呢?

藏民导游说,正史记载说,自它被正大光明地供奉于大昭寺后,不知过了多少年,藏王梅阿充去世,大臣玛香·春巴杰执政,开始反对佛教,12岁释迦牟尼佛像于是被弃于风雪弥漫的吉隆山沟。后来,王子赤松德赞除掉玛香·春巴杰集团,迎回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重新供奉在大昭寺主神殿。再后来,又有藏王达玛乌冬赞毁佛,12岁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埋在沙堆里。直到达玛乌冬赞的儿子维松和云丹长大成人,不那么敌视佛教了,人们才偷偷将佛像刨出来。

所以说,这尊神圣的佛像经历了重重磨难,这大概是释迦牟尼想告诉世人:连佛都会经历磨难,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当困难到来时,不可放弃,不放弃,就是成功。

这种意识,在我于每一个殿里朝拜佛像时,深有体会。我拜的每一尊佛,在生时都有刻骨铭心的磨难经历,他们终于成佛,不仅仅是对佛祖的虔诚,还有对自己的虔诚,他们坚信自己能渡过任何难关,无论是佛还有神山,都喜欢那种具备顽强毅力的人。

大昭寺内供奉的酥油灯,给人温暖、温馨的感觉。

走出大昭寺,看到大门口人山人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礼敬这座圣庙,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很欣慰。这种场景能让你升腾起浩然正气,能让你变得谦卑,放眼去望自己的前程一片光明。

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曾讲过一句话:“来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来过拉萨。”我同意这句话,似乎没有人会否认这句话,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