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2/3页)

他喝了口茶,说:“劳烦老师亲自打来电话,真过意不去。”

主编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要道歉的是我才对。浜中外出旅行,贵编辑部的人都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我担心无法按时交稿。”伊濑平静地说。

“对不起。承蒙老师赐予敝刊大作,我们万分感激。”

“哪里。区区拙作,幸蒙贵刊垂青。读者反响如何?”伊濑也想听听主编的意见。

“嗯,评价不坏,我们很欣慰。”

“唔。”伊濑有点失望。“评价不坏”这一说法谈不上积极称赞。在浜中的恭维和源源不绝的约稿的刺激下,伊濑变得过度自信。虽然不指望主编也像浜中一样,但多少也期待能听到主编的赞赏。不过伊濑转念一想,坐到主编这个位子,说话自然要稳重,言谈举止不可能同普通的责任编辑一样。

“浜中到底什么时候回来?”伊濑重振精神问道。

“我想还要再过一段时间吧。”

“还要一段时间?我前几天收到了他寄来的两张明信片,分别寄自仙台的盐釜和北海道的网走。他竟然跑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地方,让我备感吃惊。事前他根本没有通知我。浜中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自作主张出行也可以理解。可他又不提什么时候去锯山,这就让我有点为难了。先前电话中我也对您说过,我必须要有备案才行,以防他太晚归来,所以我想同您商量一下。”

“这个嘛……”武田主编视线低垂,沉默片刻,然后下定决心似的说,“老师,我想同您商量的事其实是……您的连载就到此为止吧。”

“哎?”伊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脸惊讶地问,“到此为止?到底怎么回事?”他连呼吸都紊乱起来。

“这绝不是因为老师的作品不受欢迎,希望老师务必明白这一点。”武田的态度愈发恭谨了,“如我方才所说,老师能写出这样好的稿子给我们,我也很高兴。但我们之前召开了编辑会议,决定让老师暂时休息一阵。这也并不是我的本意,实在是情非得已……”

“唔……是浜中不在的时候举行的编辑会议?”

“嗯,是的。”

伊濑暗忖,也许是编辑部的其他人都反感浜中,才会决定取消他负责的连载。这是在浜中外出期间做出的决定,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联想。可身为主编,武田对杂志的用稿应有最高决定权。即使编辑部成员在编辑会议上主张强烈,主编不同意的话,谁也不敢多言。或许主编本人也不怎么喜欢浜中,也可能是他拗不过编辑部的多数民意?

从武田肥胖的黑脸上,看不出问题的答案。

“既然这是编辑部的决定,那我也无可奈何。”

伊濑忿忿不平,不仅期待落了空,甚至还走到了反面——连载非但不延长,还要突然取消。提高稿费自然也无从谈起。

武田主编似乎真的十分抱歉,肥硕的身躯躁动不安:“鄙社还不熟悉杂志制作,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惑,策划也经常变化。”

“杂志的销路不好?”

“嗯。老实说,发行量总是上不去。尽管也有人说杂志本身质量颇高,但发行量方面就……”

“可是,请容我多嘴,因为这个缘由就反复变换策划,反而会影响杂志的稳定,读者也会很困惑。”

伊濑很想说,正是这种混乱的编辑思路才导致读者流失的。事到如今,他也难免动怒,毕竟是抱着百分百的诚意写稿的,浜中的热情让他深受触动,编辑部趁浜中外出中断连载的做法让人心寒。

“真的给老师添麻烦了。改天社长也会为此专门向老师致歉。”

“岂敢劳烦社长?请告知他,不用了。”伊濑的脑海中浮现出久未谋面的干瘦的山羊胡社长奈良林保。

“社长先生可有精神?”伊濑的提问中带着讥讽。

“嗯,还好。”

“每天都到出版社上班吗?”

“没有,因为还有别的工作,所以不可能每天都来。”

奈良林的本业不是出版。浜中说过,出版杂志只是奈良林的爱好罢了。对有钱人来说,那或许不失为一项高雅的爱好。可如果赤字过度增加,出资人就会立刻撤资。与正规的大出版社不同,像奈良林这样的老板往往利字当头,不会讲任何情面。

“老师,关于浜中……”主编边说边观察着伊濑的脸色。

“嗯?”

“浜中从东京出发之前,有没有对老师说过些什么?”

“关于旅行的事?”

“是的。”

“没有。我刚才也说过,我事前完全不知道他会去旅行。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对浜中旅行的目的有不解之处?”伊濑反问道。反正就要同这本杂志分道扬镳,也不用顾虑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