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第3/9页)

“嗯……虽然很荣幸,但是一来我没有太多时间,二来我恐怕交不起学费……”

“谁说要收你学费了?”王进热切地说,“时间的话好说,你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来好了。”

……

“当然你考虑一下也好,不用马上给我答复的。”

“嗯,嗯,王教授,如果你不介意,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教我心理学方面的东西?”

“你是个好苗子,”王进直言不讳,“敏感、细腻、冷静,在犯罪心理学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我已经老了,很想把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传下去。”

“可是你对我并不怎么了解,算上这次,我们也只见过三次面吧?”

“足够了,一个人有没有天赋,其实只需要几次见面就可以判断。而且,自从你把我当成嫌疑人后,我一直很关注你查案的进程。”

“就算你可以发现天赋又如何,人品呢?如果我是一个道德品质恶劣的家伙,又掌握了那些几乎可以洞察人内心世界的知识,岂不是……”

“水只供养生命,完全不会在意供养的是绵羊还是豺狼。同样,我只教授人知识,管他是天使还是恶魔。”

……

“是不是觉得挺难接受?其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人类将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行为称之为恶,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讲,人类的存在即为恶,或者说万物的存在即为恶。食物、空气、水、阳光包括所有的资源在一定时期内都是常量,一个生物个体需要生存,势必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从而剥夺另一个生物个体所需要的资源。从蛋壳中刚刚出生的小鸟为了争夺母亲口中的食物,排挤踩压自己的兄弟姐妹,使它们活活饿死。刚孵化出来的蜂王,会将其余尚在蛹中的蜂王拖出蜂巢,暴晒至死。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只有超脱了善与恶这种陈旧观念的束缚,才可能以超然的境界去进行研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不由得接了一句。

王进像个小孩子一样抚掌大笑,“好!好!要不怎么说我很欣赏你呢,你总是能很快地抓住要点。在这方面,你比张璇还要好些。”

“张璇……说起来,你最近见过张璇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自从被你们查到这里以后,我就没再见过她。”王进很是坦然,“你想选她做女朋友吗?”

“啊?”我脸红了起来。

“两个天才的孩子,会不会也是天才呢?按照遗传学的理论来讲,这个可能性很大的。”他点了点头,“如果你们要结婚,我不介意当你们的证婚人。要是生孩子的话,最好是男孩,男孩在心理学研究方面比女孩要有优势。”

您的思维也太超前了吧,王教授。我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我记得你的记事簿丢了对吧,找到了吗?”

“没有,”王进摇了摇头,“我已经不找了。”

“为什么?”我有点奇怪。

王进笑道:“因为丢了啊。”

这位教授开始打机锋了。我干咳一声,问道:“还有个问题,咱们图书馆的门一到晚上就会落锁吧,如果因为有事要进图书馆的话,要怎么办?”

“找管理员。其实图书馆没有你想的那么严,不少人都有钥匙,就连我都有一把。”

“也就是说,其实图书馆根本算不上严格的密室?”

王进点点头。

果然是这样。我继续问道:“王教授,关于顾新这个人,你好像很讨厌他?”

王进道:“虽然我不介意一个人的善恶,但我还是有个人的喜好。这跟是非感无关,是由价值观决定的。坦白来说,我不喜欢顾新这个孩子,并不是说他是个坏人。”

“那你讨厌他哪一点?”

“讨厌就是讨厌,不是哪一点,是他这个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总有些人你看着不顺眼的。不过我也承认,能让我看顺眼的人并不是很多。”

“那……王教授,你觉得顾新被杀,是因为什么?是他太令人讨厌吗?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我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和。

“我不知道。这个案子我只是关注,但没有沉下去研究。不过作为连环杀人案件,我想提醒你注意一点。一般的连环杀人凶手,尤其是像吴韬这种患有轻微妄想症的凶手,他的作案方式一般都会在一个模式内,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并不会太过于明显。比如说S市陈雨案比起C市张寒案,体现的是他的进化,在仪式、操作、细节上的进化。但是死在你事务所门口的那个高中生,虽然还是剖腹,却像是一种退化,而之后的顾新、李峰这两个案子,连死亡模式都变了。我看了警方公布的案件咨情报告,说这一系列的碎尸案都是在模仿佛教教义。是你的推断,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