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不祥的连接点(第3/4页)

“把堂本和寿美放在四个案子的嫌疑者的位置怎么样?”有人提出这种意见。

“堂本和寿美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杀死过去的小喽啰呢?我看她与这四个被害者处在同样的境地,下一个遭受狙击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堂本和寿美。”有人反驳道。

“堂本和寿美与那四个小喽啰可谓是同案犯。她是不是想堵住同案犯的嘴?”

“什么?案发后十五年了,时效都过了,还有必要杀死同谋吗?对她来说,这四个人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

“这四个同案犯如果个个混得潦倒不堪,也许会对她产生一定的威胁。可这四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当年案发时,他们才15岁。即使勉强地当做杀人案来起诉,对于不满16岁的少年,也得免去刑事处分。”

“就算是堂本和寿美命令他们四人去虐待那个学生,可是找不到任何证据,也根本不能给她定为虐待杀人罪。因此,说堂本和寿美杀了那四个小喽啰更是无稽之谈。”

“那么,为什么堂本和寿美针对调查这四个杀人案而下达了‘言论箝制令’呢?还不惜动用了中央政界的关系,给警方施加压力。像那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根本不会动摇她现在的地位。”

“也许堂本和寿美有些胆怯了。过去追随自己的那几个小喽啰相继被杀,说不定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所以她感到胆战心惊。”

“那么她怕谁呢?”加人了搜查本部的石原警部问道。

“当然是被欺凌致死的被害者的遗属。”

“知道遗属的行踪吗?”

“眼下正在调查,还没有找到下落。”

“假如是遗属进行复仇的话,为什么要等上十五年呢?”

“这不知道。即使等上十五年,假如是遗属复仇的话,那应该先对堂本和寿美下手,而不是那四个小喽啰,对不对?”

“遗属不会不知道在幕后操纵的人是谁吧?”

“听说,当时就知道在幕后操纵的罪魁祸首是堂本和寿美。虐待的动机是因为级部的名次,这是全校人人皆知的事情。”

“既然全校都知道,他的双亲能不知道吗?”

“听说自杀的学生留下了遗书。遗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谁是罪魁祸首。”

“既然那样,为什么不先杀罪魁祸首呢?”有人从当事者的角度来考虑。

“也许因为直接参与虐待的是那四个人,所以先从那四个人开始实施报复,最后再对罪魁祸首动手。”

“针对那四个被害者有四个重要参考人浮出了水面,他们和那个被虐待致死的学生的双亲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有关这一点我们要着手调查。听说那四个参考人是偶然在一家咖啡馆里相遇的。他们全都有不在现场的证明。不过,他们四人与十五年前的虐待案似乎没有什么瓜葛。”

“尽管十五年前的虐待案是个老话题,但是牵涉到四个人被害,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我们要找到那个自杀学生的遗属。找到遗属后,再调査堂本和寿美的事情也不迟。”

“在这期间,如果堂本和寿美遭到袭击怎么办?”牛尾反问道。

石原警部不能作答。

谁也不敢保证堂本和寿美不会受到袭击。既然不能证明她是虐待案的幕后操纵者,警察也不能对她实施保护措施。堂本和寿美对该案件似乎下达了“言论箝制令”,这也就表明了自己是虐待案的幕后操纵者。尽管她有可能是下一个被害者,由于她隐瞒了自己与虐待案的关系,所以警察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向她提出警告。

石原的沉默显示出搜査本部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警方着手调查自杀身亡学生双亲的下落。自杀的片仓修是独子。儿子自杀后不久,片仓直义的妻子病故。后来片仓直义离开了H市。

根据户籍的附票记录,三年前片仓直义居住在北海道中川郡幕别镇,此后便下落不明。居民票截止到幕别镇,再也没有变动。

片仓直义没有犯罪前科。

要调查的东西不仅仅是居民基本台账①和住所变迁附票,还有学历、职历、病历、血型、笔迹、团体经历、所属团体、各种资格、电话号码、邮局、不动产、动产、储蓄、汽车型号、汽车牌照、驾驶执照、各种执照、纳税、身体特征、长相、性格、癖好、习惯、兴趣、特技、借贷关系、家族、亲戚关系、交友关系、异性关系等。

①居民基本台账:日本户藉制度,1967年制定,代替了1951年制定的居民登记制度。记载居民有关事项的公簿,存放在市、区、町(镇)、村里面,由居民票(居民票记载的内容以个人为单位,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与户主的关系、住址等事项)编成家庭情况。——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