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她被带入了大海(第2/7页)

米尔纳于1918年出生在曼彻斯特,她在一座周围满是飞燕草的老房子里长大。她的父亲是一位音乐评论家兼钢琴老师,她的母亲曾是她父亲的学生,他们年龄相差26岁。父亲比较特殊的工作时间让他有时间跟女儿待在一起,与她徜徉在莎士比亚、德语和数学里。父亲一直让她在家自学到7岁,那年父亲因肺结核而去世。她守寡的母亲把米尔纳送到一间女子寄宿学校,她在那儿表现得非常出色。后来她进入剑桥大学,本想学习哲学但最终选择了心理学。主要是因为她认为心理学家要比哲学家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她于1939年毕业,并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奖学金,这使她可以在剑桥额外做两年研究。刚开始,她在那儿研究的是感觉冲突,感觉冲突会发生在外部线索与内部线索不协调的时候,比如说,有时候你的本体感觉告诉你自己站直了,但会有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你看起来像是往左倾斜。1939年9月,战争的突然爆发使得那个项目中止了。米尔纳和她的剑桥同事被分配去另一个项目工作,即设计一套心理学能力测验,据说是要帮助军队选定哪些新兵适合做投弹手,哪些新兵适合做轰炸机飞行员。1941年她又被重新分配了一次,被送到一个雷达研究中心,也就是在那儿,她遇到了彼得。1944年,彼得出人意料地跟她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他要被调到蒙特利尔的原子能研究机构去了;第二句是,他想要米尔纳嫁给他,陪他一块儿过去。

这对新婚夫妇在波士顿吃了一顿厚切牛排和冰淇淋的晚餐,又在科普利广场酒店(Copley Plaza hotel)住了一晚后就动身向北,去往蒙特利尔。语言是米尔纳的一个优势,当她丈夫整天忙于把物质转化为能量的高精尖问题时,她在一家法语大学谋了个编制外的工作,为本科生讲授实验心理学基础。她发现自己的法语提升迅速,但是研究却荒废了。米尔纳在附近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和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一起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之后,她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她决定去申请麦吉尔大学心理学系的博士生项目。赫布是个心理学家,当时他刚写了《行为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Behavior),这本著作假定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大脑神经回路的基础上得以理解,后来这本书很快成为经典。就这样,赫布成为她的导师兼顾问,赫布在1950年6月告知她,附近的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有一个独立研究项目的机会。

这间研究所的俗名就是“神经”,它是加拿大神经外科领域最具盛名的核心地带。他的领袖是加拿大最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一位名叫怀尔德·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的美国移民,他有点傲慢。但潘菲尔德已经开创了治疗癫痫的新晋手术方法,其目标涉及大脑中的颞叶。由于颞叶的一般机能当时还是个谜,潘菲尔德认为最好有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对病人手术前后的状况进行研究,观察他的手术干预相对于纯粹的治疗效应,是否有什么显著改变。他只有一个研究员名额。赫布告诉米尔纳,只要她想要,这个工作就归她了。

布伦达·米尔纳倾尽其学术生涯,试图对人类颅骨黑匣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当她去到“神经”工作后,那个黑匣子第一次向她敞开了。

1892年,在纽约神经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名叫约瑟·普莱斯(Joseph Price)的著名医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对癫痫的手术治疗》(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Epilepsy)的文章。这篇文章后来被刊登在了《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上。普莱斯在介绍中阐释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生们如何经历了漫长而艰险的道路,努力治愈这种顽固而古老的疾病。“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它的历史,”他写道,“癫痫一直背负着一种藐视,那是至高无上的迷信对一切科学医学资源的藐视。其治疗一直是始于尝试,终于失望。所以癫痫一直是医学界的奇耻大辱之一。”

然而,我们有理由乐观起来了。理性的时代业已到来,迷信也在渐渐式微。普莱斯宣布,疾病的主要成因终于快被揭开。

“它是由放荡所导致的,”他说。“年轻的寡妇是高发人群,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其起源还能追溯到催情的歌曲以及某些刺激物,比如巧克力和咖啡。”普莱斯补充道,手淫行为也与许多癫痫病例有高相关,对这种情况有个很简单的补救办法。“有一种对于女性癫痫进行缓解的手术方法正在长期实验中。”他指出,“我的治疗样本显示,有高达73%的个案通过阴蒂切除术消除了手淫行为。这无疑让这种假设理应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