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传媒大亨(第6/8页)

斯瓦米从坐着的椅子上迅速转过头去,椅子再次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摇摇欲坠。男孩举起《时代周刊》挡住脸。

“您来写一点小东西,怎么样,先生?”帕泰普问。

“我已经要写一整个头版了。而且我不想让我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把自己降格到纳拉亚的水准。”

斯瓦米想了想说:“文化,先生。二版是文化版。”

帕泰普应道:“对的,文化。”

接着是长长的沉默,只有男孩翻阅杂志时故意弄出的哧啦哧啦声。

格涅沙用铅笔敲打着桌面。斯瓦米的手托着下巴,人倚在桌边,桌子渐渐往格涅沙那边移动。帕泰普抱起胳膊,皱着眉头。

“可口可乐?”格涅沙问。

斯瓦米和帕泰普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莉拉出来说:“我有几个珐琅杯子,如果那能让你们开心一点的话,我可以拿出来。”

“噢,我们很好,没关系的。”帕泰普微笑着说。

“电影院。”躲在《时代周刊》后的男孩说。

“你是什么意思?”斯瓦米急切地问。

“电影评论。”格涅沙说。

帕泰普立刻说:“电影评论是个绝妙的主意。”

斯瓦米来劲了。“电影广告也可以放在这个版上,印度电影公司的广告。一篇影评加一个广告。”

格涅沙拍了拍桌子。“就这么着了。”

男孩哼了一声。

三个男人狂饮了几口可乐。斯瓦米大笑起来,直到椅子被他压得又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边上的男孩冷冷地开口:“第三版。”

“这里再来两栏广告,这里。”格涅沙轻快地提议。

“然后整个四版有个漂亮的大广告。”斯瓦米补充道。

“很正确,”格涅沙说,“但是你为什么要急着跳到下一版呢?”

帕泰普说:“现在就只剩下两栏要填了。”

“是的,”斯瓦米再一次锁紧了眉头,“两栏。”

男孩走到桌边,说:“特稿。”

他们带着疑问看他。

“特约文章。”

“那就结了,都有了!”斯瓦米嚷道。

帕泰普问:“谁来写这个特稿呢?”

格涅沙说:“大家都知道我的风格。你们也该写一点东西,只要把头版留给我就行了。”

“在三版上登关于宗教的严肃特稿,”男孩说,“弥补一下头版的内容。假如我没有听错的话,头版是具有攻击性的。”

斯瓦米说:“我需要练习,兄弟们。要在过去,我半个小时就能写出一篇特稿来。”

帕泰普迟疑了一下,说:“要不写一小篇关于包裹邮寄处的文章?”

男孩反驳道:“应该是关于宗教的严肃特稿。”然后转向斯瓦米,说:“那天你给我看的那篇文章怎么样?”

“哪一篇?”斯瓦米随口问。

“那篇关于飞行的。”

“啊,那篇小文章啊。先生,这孩子说的是我前几天随便写的一篇小东西。”

帕泰普说:“我记得那篇。《新政治家》把它退了。但那是篇好文章,它讲的是在古代印度,人们就已经知道各种飞行器了。”

格涅沙先嗯了一声,然后说:“好,我们就用这篇。”

斯瓦米马上接口:“那我回去再稍微修改修改。”

帕泰普说:“太好了,都解决了。”

男孩补充道:“你们都忘了一件事情,报纸的名字。”

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斯瓦米摇了摇杯子里的冰块。“我还是实话实说吧,先生。我就是这样的人,不会绕着弯子说话。如果您想不出一个好名字,就怪我吧。我以前做编辑的时候,把能用的名字都用了:镜报、先驱报、哨兵报、论坛报、邮报。每一个名字都用了,印度这个,印度那个……”

格涅沙说:“我们想个简单的。”

帕泰普玩着手里的杯子,小声地自言自语道:“一个非常简单的名字。”在还没来得及把话收回去之前,他居然脱口而出:“叫《印度人》?”

“该死的傻瓜!”斯瓦米叫起来,“你难道忘了这是纳拉亚的报纸的名字了吗?你这么笨,居然还能在邮局工作?”

椅子突然在地板上发出剧烈的摩擦声,吓得莉拉从里面房间跑了出来。她看到帕泰普站了起来,气得脸色苍白,身体簌簌发抖,手里握着玻璃杯。

“你敢再说一遍,”帕泰普大声喊道,“你敢再说一次,看我不把这个玻璃杯扔到你的头上!谁在邮局工作了?你看到我在邮局用舌头舔邮票了?你、你这个该死的生意人,到处拍人马屁——今天我在这里是不会和你说话了,以免玷污了我的舌头!”

格涅沙搂住帕泰普的肩膀,莉拉则迅速地从他手中拿下玻璃杯,并收走了桌上的其他几只。

斯瓦米说:“兄弟,我只是开个玩笑。谁看到你会说你是在邮局工作的呢?我只要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是包裹邮寄处的人。你浑身上下都是这样显示的,是不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