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退还你的……(第2/5页)

[5]的人物冒了出来,他坚持说,他不仅掌握着所有作品的版权,而且,如果要买《奥德修记》的版权,我们还必须购买包括《底比斯》(Thebais)、《埃皮戈诺伊》(Epigoni)[6]和《塞浦路斯歌谣》(The Cyprian Lays)[7]的一整套书。而这些书一文不值,除此之外,许多专家认为它们根本不是荷马写的。这样一来,我们如何把它们推向市场呢?这些人个个要价不菲,他们明白如何能够使我们就范。我曾经请萨莫色雷斯(Samothrace)的阿利斯塔克斯(Aristarchus)[8]作序;他有影响力,而且是个好作家,我考虑他也许能把作品整理一下。可是,他希望在书的主体部分指出,哪些是真作,哪些是伪作;到头来,我们一定会出个评论版,而销售业绩却是零。这种事最好还是留给某个大学出版社去做,大学出版社可以花费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本书,然后标价每本几百美元,或许一些图书馆还真会采购呢。

底线是如果我们决定冒险一试,那我们就会卷入没完没了的法律纠纷之中,书会被没收,这还不同于那种关于性的书,还可以在柜台下面私底下进行交易。这本书只会被收缴,然后彻底遗忘。也许十年以后,牛津会以《世界经典著作》的名义来购买这本书,不过,那样你既花了钱,还要等很久才能看到它再次面市。

我感到非常抱歉,因为书本身是不错的。可我们是出版商,并不是侦探,所以我说算了吧。

《神曲》,阿利吉耶里·但丁 著

阿利吉耶里是个典型的星期天有空时才写作的作家(平时,他是药剂师协会的有效会员)。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无可否认地显示出他娴熟的写作技巧,在叙事方面也相当有一手。该书以佛罗伦萨的方言写作,其中包含了有百把个压韵的章节,大多数都妙趣横生,值得一读。我尤其喜欢他描述的天文学和几个简洁、发人深省的神学观念。书的第三部分最为出色,相信会广受欢迎;它涉及灵魂的拯救、真福直观[9]、向圣母马利亚的祈祷,这些都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跟普通读者息息相关。但是,第一部分晦涩难懂,作者太沉溺于自我,又有些段落充斥着低劣的色情、暴力和彻头彻尾的粗制滥造。这是个大问题:我真不知道读者怎么能够跳过这最初的“赞美诗”,因为跟任何现有的论述来世的道德小册子和论文相比,它都毫无建树,更不用提雅各布·达·瓦拉吉纳(Jacopo da Varagine)的《黄金传说》(The Golden Legend)[10]了。

不过,最大的美中不足还在于作者采用了当地方言(这无疑是受了某些痴人说梦的先锋派思想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当今的拉丁语需要打一剂强心针——这并非只有那个文学小集团要坚持这么做。但凡事毕竟都有个限度,若不考虑语言规则的关系,也至少要考虑到公众的理解力。那些所谓的西西里诗人的下场,我们都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发行人骑着自行车亲自到各个销售点送书,到后来,书还是以上折扣书柜台销售而告终。

此外,假如我们用佛罗伦萨的方言发表一首长诗,那么我们势必还要出一本米兰方言的和一本帕多瓦[11]方言的,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市场。这是小出版社、小本故事书之流的做法。就个人而言,我对韵律并不反感,但诗歌读者最喜欢的形式依然是由长短步组成的诗体,而且我怀疑一个正常的读者是否受得了一段段没完没了的同韵三行诗节,尤其是他如果来自波伦亚[12]或者威尼斯。因此,我认为我们最好以合理的价位发表一系列真正受欢迎的作品:比如,吉达斯(Gidas)的作品或奥斯塔[13]的安塞姆。把那些用手工纸印的有编号的版本留给小型的先锋派杂志去弄吧。“人被迫走的路,如死亡……[14]”后现代的语言大杂烩。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托尔夸托·塔索[15]著

作为骑士品质的“现代”史诗,这部作品还不错。它文字优雅,情节还算新鲜:诗人早该停止模仿布列顿[16]歌谣和卡洛林王朝时期的书写风格[17]了。不过,还是让我们正视现实吧,故事讲的是十字军战士和占领耶路撒冷这样一个宗教话题。我们不能指望把书卖给那些“满肚子怒气”的年青一代。我们最多指望《Our Sunday Visitor》[18]或是《The Tablet》[19]上会有些好的评论。即使这样,我还是怀疑一些太过猥亵的色情场景能否让人接受。因此,我会投“同意”票,条件是作者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把它改成连修女都能看的东西。这一点,我已经跟他谈过了,改写的要求没有使他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