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4页)

宋师竹很听话,接过茶后对着封慎夫妻行了一个万福礼,也把心中对这位大伯的诧异很好地隐藏了起来。

宋师竹是知道封恒的大哥腿上有先天残疾的,不过她也没想过封慎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坐在轮椅上,面目清俊,神色亲和,颇有几分云淡风轻之感,一点都不像个多年轮椅的病人,接过她的茶后也给了红封,温和看着他们两个道:“以后你们两个要互相扶持,夫妻间有事好好商量。”

宋师竹一听到他说话的神态语气,就知道封恒与这位大伯子的感情应是不错的。不过她总觉得这位大伯子和妻子之间的关系不大对劲?

封慎跟她说话语气还有些温度,一对上身边的妻子,立时就变得十分冷淡了。

宋师竹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她却是记下了这点,打算回去后好好问问封恒,接着她就移步到封惟面前。

封小三是自己人,宋师竹眉眼弯弯,两人颇有默契地对了一个眼神。

总的来说,这一轮茶敬下来,宋师竹对封家的亲戚关系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家中人口简单,除了封家大房有三个儿子外,二房连着生了两个闺女,大闺女已经出嫁,唯一的嫡子去年才刚刚出生。

这些亲戚最不好对付的,应该数昨夜在新房里起哄的封二太太了,就连她身边不苟言笑的封二叔都比她好相处。

幸好这一位不是自己的正经婆婆。

宋师竹心中庆幸了一下,认完亲之后,封二太太还想留她下来说话,宋师竹觉得不好推辞正想答应,赵氏便道:“咱们这些老的什么时候不能跟他们说话,人家小夫妻才刚刚成亲,让他们回了吧。”

封二太太看着在儿媳面前这般软和的嫂子,等到宋师竹走了之后,她才啧啧道:“嫂子,我可是为你好。”

宋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这一个多月来她也听说不少了。反正二房不住在县里,封二太太也不用上赶着奉承宋师竹,说出这些话真是一片真心实意。儿媳娘家势力这么大,要是不趁新媳妇刚进门脸嫩把她拿捏住了,以后等到她在家里站稳脚跟就来不及了。

封二太太自认一番好意,却被她嫂子这般无视,心中很是委屈。

赵氏无奈道:“做婆婆我比你有经验,你就别闹腾了。”真心换真心,赵氏向来不愿意把人往坏里去想,更何况她想起了缘方丈那些话,心中就更觉得不能薄待了二儿媳了。

要真的是宋师竹进门带来的好运化解了儿子的死劫,让她把这个儿媳供起来她都愿意。

封玉娇先前是见过二堂嫂的,因着手中还拿着宋师竹刚才认亲时给她的红封,她也道:“娘,大伯娘心里有数的。”

封玉娇一个多月前与二堂兄在外头遇见宋家姑娘时,就觉得堂兄对未婚妻很是喜欢了。要是大伯娘听了她娘的挑拨,以后婆媳间生了矛盾,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封二太太见着嫂子和闺女都不站在她这边,撇撇嘴,也不想继续说了。

宋师竹不知道众人在庆云院说着什么,她从外头回来后眼前就一直晃悠着赵氏的影像。

这种感觉来得熟悉而诡异,就跟她每回金手指要发作前出现的异状一样。

封恒还在外间跟小厮说话,她趴在案上托着下巴,突然就迷糊了一下。

她这回倒不是做梦。

宋师竹被封恒轻轻推醒时还松了一口气,老天爷每回让她做梦都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只是让她一直想着婆婆,难不成婆婆身上有些什么事吗?

宋师竹看着眼前的封恒,把心里的疑惑吞了下去。不管是什么事,只要不是死人就好了。她想着刚才看到的婆婆,额阔目明,印堂平整,也不像是有灾事发生的模样。

封恒看着坐在案旁都能打盹的宋师竹,好笑道:“我本来还想着下午带你去周山长家拜访的,你困成这样,怕是去不了了。”语气颇有遗憾。

宋师竹心中一动,突然道:“今日是成亲头一日,咱们可以出府吗,不如咱们让人去问问娘。要是娘同意,我们再出去。”

她觉得,她刚才的那个直觉,会不会就应在这件事情上。

封恒被她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心中一软,不由得应了一声好。

赵氏应酬了妯娌一个早上,身心也是折腾得很。幸得午膳前二太太院里下人汇报说是她心肝宝贝小儿子醒了一直哭个不停,二太太才舍得离开,临走前还道:“我就是去看看那小子,待会家宴前我过来跟嫂子会合,嫂子等我啊。”

封二太太走了之后,徐嬷嬷上前收拾炕桌,笑道:“也就太太这样的好性子,才能和二太太处得来。”

赵氏摇头:“她其实也没有恶意……”就是吧,出口的话实在让人听着不舒服。

想着待会还要和二太太一块吃宴,赵氏揉了揉脑袋,正想休息一会儿,就听到左跨院让下人过来问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