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奇毒(第4/4页)

长公主沉吟片刻,又道:“如你所言,豫章王将国中兵马调来,可就算进得雒阳,还须得入宫城,岂非要先大战一场?”

我说:“皇后手握禁军,自是不会放豫章王进来。不过圣上若能出去,则可省了此事。”

长公主目光微亮,忙问:“如何出去?”

我说:“此事不难,奴婢亦有计议。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虽上天有示,亦难防万一,公主须得考虑周全。”

长公主问:“何谓万一?”

“奴婢说过,圣上乃天子,其命理不可妄测。故而虽奴婢得先祖示下,得了解救之法,亦无从得知用在圣上身上是否奏效。”

长公主神色沉了沉,道:“如此,你有何计议?”

“这便是奴婢所说的下策。”我说,“万一圣上不得医治,公主当务之急,便是守住先帝基业,以防大乱。”

长公主颔首:“此言甚是。可皇后箭在弦上,必不会听我劝谏罢手止步,如之奈何?”

我说:“如此,便只有寻找制衡之道。若要震慑皇后及诸侯,非手握十万以上重兵者不可为。”

“十万?”长公主皱眉,想了想,忽而面色一变,“你是说……秦王?”

我颔首:“正是。”

室中倏而安静下来。

长公主定定看着我,似倒吸了一口凉气。

“秦王虽为圣上忌惮,但如今之势,可以一己之力抗衡皇后及诸王者,唯有秦王。”我说,“只要秦王来雒阳,无论皇后还是诸侯王,必然因忌惮而不敢轻举妄动,如此,至少可保雒阳及内宫无血光之患。”

长公主道:“话虽如此,若秦王挟天子自立,岂非又是一个荀尚或皇后?”

“就算如此,长公主亦不会吃亏。”我说:“秦王就算有野心,也并非贪婪无谋之辈。他在辽东掌兵七年,若要弑君自立,早已攻来。而他安分至今,何故?乃是他亦知晓名正言顺之道。古往今来,仅凭兵马篡位者,鲜有善终。且当今天下诸王侯国皆养兵,一旦有人开了以武篡位之例,则动乱之始,他便是得了雒阳,亦不得不陷入四方征讨不得安宁。孰利孰弊,秦王自有计较。秦王若想坐稳天下,便须得尊者出面为之正名。公主但想,到了那时,他当求助何人?”

长公主目光隐动。

“你是说,太后?”

我颔首,笑了笑,道:“且据奴婢所知,秦王尚且无嗣。公主可想过,他得了天下,又传给何人?”

长公主不明所以:“你何意?”

我说:“据奴婢所知,桓氏及沈氏仍有好几位未许人的闺秀,皆知书达理,才貌出众,正是秦王妃的上佳之选。有太后和董贵嫔在,此事当是不难,想来秦王也必是乐意。”

长公主看着我,少顷,笑了起来。

“云霓生。”她看着我,意味深长,“想不到你竟想得这般长远。”

我谦道:“此乃上天所示,奴婢不敢居功。”

“可一旦到了这一步,圣上又将置于何地?”

“到了这一步,圣上已是不可指望。”我说,“此既为下策,便是只为后路而计。公主乃聪慧之人,识时务者,自当有所取舍。”

长公主神色无波无澜。

“此事重大,容我三思再议。”说罢,她却看着我,“你先前说此策有好有坏,坏处又是如何?”

我叹口气,道:“所谓坏处,便是此事毕竟算及天子,即便成功,也要伤桓府福泽。”

长公主一惊。

“若要破解,也并非无法。”我说着,神色惴惴,“便是须得将奴婢除去籍名,放归原身,以撇清与桓府的关系。如此,方可将罪孽转到奴婢身上,由奴婢往祖灵前祭告供奉,请求赎罪。”

长公主松口气,随即和颜悦色:“这你放心,霓生,若此事可成,你乃是首功;便是去赎罪,你也是桓府功臣,我必不亏待于你。”

我面露难色,嗫嚅道:“可奴婢离开了府中,在外面便无依无靠,如何生活?”

“我说了不会亏待你,便说到做到。”长公主道,“云霓生,你莫非以为我会诓你?”

我忙道:“奴婢不敢。”

长公主满意颔首,揉了揉额角:“今日之言,到此为止,你说的我都知晓了,去吧。”

我应下,行礼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