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驴:所以还是我背负了一切(第4/5页)

“莫非你们之所以可以打下U2,这个本土驴材料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难怪你们会说U2侦察机是被驴踹下来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陆光达闻言翘起的嘴角顿时僵在了脸上,眼中露出了一丝明显的骇然。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

陆光达方才收敛了这股神情,苦笑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老杨啊老杨,这么多年不见,你的思维依旧如此灵敏。”

“也罢,反正这事儿本来上头就没打算瞒着你——没错,我们之所以可以打下U2,就是因为有了一款可以停留在三四万米高空的导弹平台。”

“这个平台由四枚导弹组成,承载平台的核心材料之一,就是本土驴浆液制作成的囊体材料。”

“它的正式名称叫做驴浆薄膜,这名字你可以记下来,今后你的工作中应该会经常与它接触。”

“本土驴……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东西啊。”

杨振宁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

果然如此……

U2侦察机被击落的事情在海对面不是啥秘密,尤其是对于杨振宁他们这些相对中高层次的留美人才,这事儿在圈内是压不住的。

只是回国前杨振宁也好,李政道也罢,都信了海对面宣传的【兔子们得到了毛熊帮助】的解释,所以对这事情并未太过深究。

如今听陆光达这么一说,杨振宁方才联想到了U2的事情。

接着杨振宁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嘴里欸了一声,从身上翻出了那本《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指着第一页说道:

“光达,这篇论文里的Chinese Donkey又是怎么回事?也是指本土驴?”

熟料陆光达却有些微妙的看了他一眼,否定了杨振宁的猜测:

“振宁,这事儿就和本土驴没啥关系了——它指的其实是另一头驴,人称卧驴先生。”

“今后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会有和他打交道的机会的。”

杨振宁:

“?”

“安啦安啦。”

眼见杨振宁一副想要探究原因的表情,陆光达忍不住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这件事情解释起来很复杂,具体还是等你去首都见了大领导再说吧。”

“目前关于这篇论文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咱们做实验的设备是来自CERN的那台80MeV的串列式静电加速器。”

这一次,杨振宁脸上的表情就没那么惊讶了,脸上只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杨振宁虽然没有在看到论文的第一时间就想到加速器的来历,但他在海对面研究论文足足研究了两个多月,思维再迟钝也不可能做不出这个猜测。

毕竟如今全球领域内能做这种量级的设备就一台,偏偏它还在运输过程中失火损毁了,杨振宁能够想到它也实属正常。

实际上。

意识到这件点的顶级学者估摸着有不少,只是德英法三方一直都不承认这事儿,一口咬定加速器烧毁在了诺曼底。

加之逻辑上很多人确实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兔子们可以让三个阵营不同的国家出面担保,因此这事儿注定只能成为一件不会有结果的猜测。

如今陆光达只是将这个猜测给实锤了而已,对于杨振宁这样早就有底的人而言产生不了多少心理波动。

“对了。”

随后陆光达又将目光投放到了二人面前的黑板上,指着上头三体似的三颗卫星说道:

“振宁,你的这个方案除了芯材拼接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杨振宁很坦诚的点了点头:

“对,还有一个问题——即便是这种程度的空间干涉仪,也依旧没办法触及到引力波频率的最底层。”

“除非能够……再想个法子。”

上头提及过。

引力波这玩意儿的频率低到离谱,波长则高到离谱。

杨振宁设计的空间干涉仪顶多就能探测10-6到10-9Hz的引力波,频率再低……也就是长度在光年级的引力波就没法探测到了。

除非……

兔子们有能力架起比太阳系柯伊伯带更大的干涉仪。

而这显然是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的事儿,别说杨振宁所想的30年了,300年还差不多呢……

而这部分引力波要是无法成果捕捉,发现远处引力波的可能性最少都要腰斩。

这也是为什么杨振宁和李政道会将原初引力波作为终生赌约的原因——他们本人其实对于寻找到原初引力波也没多少信心。

想到这里。

杨振宁便忍不住叹了口气。

比柯伊伯带更大的干涉仪,这显然非人力所能及了……

不过就在杨振宁有些唏嘘之际,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陆光达的声音:

“振宁,关于这一点,我说不定有个认识的人能帮忙想想办法,你愿不愿意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