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义之所在(第3/5页)

随后他也同样打量了一番杨振宁,眼中露出了些许追忆:

“老杨,咱们也有十多年没见了吧。”

杨振宁点了点头,他对于数字要更加敏感一些:

“十一年零十个月,你回国的那天下着小雨,雨伞还是我借给你的。”

陆光达的眼中浮现出了些许愕然,接着便苦笑着摇了摇头:

“好像确实是这样……可惜那把伞在过金门大桥的时候被海对面的人给拆掉了,所以如今我是没法还你咯。”

当年陆光达在海对面的名气没有钱五师那么大,但他回国的时候依旧遭遇了很严苛的审查。

当时角楼的人认为陆光达可能在雨伞中藏着某些机密文件,便将他的雨伞连同骨架都拆了个干净,当然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杨振宁亦是叹了口气:

“这事情我也听说过,稼先,当初那种情况回国,确实是苦了你了。”

熟料陆光达却摇了摇头:

“此言差矣,老杨,还记得当初回国之前,我和你说的那句话吗?”

杨振宁愣了愣,旋即眼中的神色便被一缕深沉所取代: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陆光达重重的点了点头,用食指指了指脚下的地面:

“这里,便是我心中的义之所在。”

“老杨,你很快就会知道……为了有些事情,哪怕是死也是值得的。”

接着陆光达拍了拍杨振宁的肩膀,露出了一拍洁白的牙齿:

“对了,我现在改了个名字,以后你别叫我本名了,可以叫我陆光达。”

“寓意是大陆的光辉,将会送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乘着东风,或者东风。”

说罢。

陆光达又一搂有些懵懵懂懂的杨振宁,说道:

“好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咱们现在先把你们的手续交接好。”

“总之你们这次回来,就别想跑的掉了,嘿嘿……”

“好了,咱们先把你的手续交接完,然后找个地方好好的聊聊吧。”

看着嘿嘿直笑的陆光达,杨振宁便也只好配合着点了点头。

他的觉悟虽然没有陆光达那么高,但这次回国也是抱着做贡献的想法,跑是肯定不会跑的。

随后陆光达带着杨振宁与杜致礼会和,引着这对夫妻到津门设立的报到点做了文件交接。

一切完毕后。

陆光达将杨振宁夫妻带到了招待所,留下杜致礼整理屋子,自己则拉着杨振宁来到了另一件安静的会客室:

“老杨,咱们该打的招呼也打了,接下来该说正事了。”

“按照组织上的计划,你们这批回国的同志将在后天统一前往首都,到时候会有大领导对你们进行接见与交流。”

“不过由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原因他们不方便出镜……咳咳,总之就那意思,所以你们几位重点学者的诉求会由我统一进行汇总交接。”

“所以现在你要是有什么顾虑都可以提出来,能解答的我直接解答,解答不了的我会提交到组织手里。”

杨振宁很理解的嗯了一声,接着很快便抛出了一个问题:

“稼……唔,光达,我先问你一件事,你可要老实回答我。”

“致礼她的身份……确定不会被秋后算账吧?”

虽然杨振宁早就从联络人那边得到了保证,但这事情毕竟涉及到自己的妻子,因此杨振宁还是忍不住

陆光达看了杨振宁一眼,脸色一正:

“振宁,我用你我相识这么多年的交情保证,致礼回国后只要不做危害国家的事情,她绝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不瞒你说,组织上甚至都安排好了,等你们一到首都,致礼就可以与杜先生见面。”

“如今的杜先生已经是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了,拿着国家津贴的那种——这可是早在你们回国之前就已经落实的事情。”

陆光达说话的表情很坦然,因为兔子们确实没准备对杜致礼怎么样。

那位千里背锅侠早在两年多前就被释放出来了,去年三月的时候还被授予了编制。

而那时候元强子模型论文……不,就连徐云都还没出现呢,所以自然不可能是兔子们为了让杨振宁回国而做的所谓“诚意”。

杨振宁眼见陆光达连多年的交情都拿出来作保了,脸上的表情也不由轻松了些许。

“对了。”

接着杨振宁又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会儿,对陆光达问道:

“光达,我记得政道的母亲还在对岸吧,他的回国会不会对他母亲造成什么影响?”

陆光达闻言顿时一愕,下意识道:

“怎么,振宁,政道没有和你说过这事儿吗?”

“他的母亲张明璋女士已经在去年12月底回到大陆了,现在也在首都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