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杨振宁的解读!(第3/3页)

“不出意外的话,本土方面发表这篇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自然便是增加在国际物理领域的话语权,这个诉求其实建国之后就一直都在贯彻落实,只可惜本土方面一直没有合适的成果出炉罢了。”

“如今搞出了这么个元强子模型,本土把它公布出来倒也合情合理。”

陈省身微微点了点头。

正如小杨所说,兔子们其实从建国后就一直在追求国际物理学界……或者说国际科学界的话语权。

为此国家还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将当时知名的外文期刊分成了五个档次,论文能够被对应档次的期刊收录,就可以得到15-50块钱的奖金。

50块钱在眼下这个时期的国内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些地方职工的月薪才20块钱呢。

可惜国内长期以来确实没有什么好成果拿得出手,因此从新华夏成立到现在,这项奖金才发出去了16笔。

接着小杨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点嘛……我认为就是在传递一个暗号。”

说罢他又看了陈省身和李景均一眼,将论文翻到了署名栏:

“你们看,赵忠尧,王淦昌,陆光达……这些可都是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们每个人在论文中都负担了一些理论工作,这部分潜在的含义应该就是代指每个人都会有合适的工作方向。”

“另外你们再看这个……”

小杨说着在论文上一指,李景均顺着小杨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Chinese Donkey……华夏驴?”

“没错。”

小杨轻快的打了个响指,解释道:

“试问古今中外,你们在哪篇论文上能够看到动物的名字?——这是一个理论上不可能出现的署名。”

“但它如今出现在了这篇论文上,只可能是在表达一个意思……”

小杨当着二人的面竖起了一根手指,一字一句的说道:

“连驴都能够有‘工位’,更何况我们这些在欧美的留学生和学者呢?”

“只要我们能够回到国内,本土方面就一定会给我们准备好合适的研究课题。”

陈省身和李景均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古今中外即便是研究动植物的生物论文都不会把动物列在作家名单里头,国内在如此重要的论文上列了个本土驴,似乎除了小杨的说法外就没其他解释了。

接着小杨又说道:

“论文从34页开始往后有大量的计算过程,这部分我估计是为了给省身兄你们这样的数学家准备的。”

“有空的话你还可以回去试着解一解数值,说不定会得到什么暗示性的密码——当然了,这只是我随便想的,应该做不得真。”

“另外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国内应该发生了一些变数,以至于迫切的想让我们回去——仿佛如果不抓紧时间回国,说不定短期内就真不回去了。”

“所以这篇论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它是一曲……”

“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