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原子弹定型!(上)(第3/3页)

“假设这个粒子为P,原子弹内部的场强为E,那么就可以推导出相对论性修正下的单粒子态……”(这部分我参考的是顾樵老先生的数学物理方法46页,毕竟真正的数据我接触不到)

十分钟后。

陆光达再次放下只剩下半截的粉笔,对台下众人道:

“太平同志他们的推导过程差不多就这样,大家有什么异议吗?”

包括大于等人在内,台下大部分理论组成员都摇了摇头。

少部分没摇头的也没出声表态,显然是找不出什么问题。

陆光达对此倒也没太显意外,毕竟这算是思维……或者说方向比较固定的推导,小组讨论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太大问题。

于是他顿了顿,继续说了下去:

“第二个是王爱芳同志小组负责的层流火焰边界方程组,最初的模板是本生灯……”

在随后的时间里。

陆光达花了整整四个小时对众多小组成果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期间也出现了很多预料之中的状况。

有些小组成果是标准的一遍过,上至陆光达下至普通项目组成员都没有什么疑议。

有些小组成果则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议,这部分又分成了两类:

争论后发现原本数据没问题,以及争论后一致认为原本数据存在较大漏洞的情况。

其中后者在十一个小组的十七个成果中占据了三个(有些小组负责多个课题,比如大于他们这组),数量说多不多,说少倒也不少。

没办法。

兔子们搞核武器研制除了最初两步勉强能和有人扶沾边,剩下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理论都只能靠自己闭门造车。

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更别说今天众人讨论的还是最后一道关卡。

就像之前说的足球比赛,到了伤停补时阶段,一个球队出现一两个抽筋的球员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因此这时候大家也没有苛责或者上压力,而是很团结的上前去给战友们压起了脚。

期间甚至还出现过A小组指出了B小组漏洞,B小组又找到了A小组不合理问题的情况,大家都是一笑了之。

最终在时间来到晚上八点的时候。

陆光达强忍住打哈欠的欲望,用手背搓了搓发红的眼睛,对众人说道:

“各位同志,陈能宽同志他们小组计算出来的中子反射层厚度和u的最大极限值理论如板书所示,是否有同志对推导过程有其他看法?”

回答陆光达的是整齐的摇头动作。

见此情形。

陆光达的嘴角忽然微微颤抖了两下,眼中骤然爆发出了一股莫名的光华: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可以进行……”

“原子弹的最终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