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首都的决断(第3/3页)

诚然。

李觉所说的只是‘部分科室’,但这所谓的部分科室中,绝对包含了两研究所的绝对主力!

这是原本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况,然而李觉的理由徐云却又找不出毛病来。

是啊。

如今毛熊的粮食虽然没有全部到位,但短期内预付的数量最少也有数万吨。

这些粮食别说一万人过今年冬天了,过到2023年的冬天都还有剩余呢。

同时诛仙平台打下了三架U2,最少三年内海对面没有任何高空侦察的可能性——五年后倒是会有黑鸟服役,但那时候兔子们说不定都有高达了……

在这种情况下。

首都将一些原子能所和计算机所的主力转移到基地,似乎也算合理?

毕竟中子弹的研发也是需要人手的,而且还不是一位两位那么简单。

如今基地内每个成员都有具体负责的项目,从某个项目里抽调一两个人可能还好说,但中子弹需要的成百上千号人显然只能从外部调配。

更重要的是……

如今国内的基建虽然相当原始,但基地本身有一座火力发电厂,配合桥头发电厂的输电量,基地完全有能力负载多台计算机的电量消耗。

要知道。

原先基地与首都的数据联络,处理起来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为了避免电报被截取泄密。

基地这边要先将需要计算的数据编码加密,以类似矿石啊风力啊之类的数据传到首都某个普通的部门。

接着首都那边的部门将收到的电报进行多次转交,然后才会转到计算机所的收发室。

计算机所那边还需要对电报进行解密,之后方才能正式进行数据导入计算。

等结果出炉,上头的操作又要循环一遍。

整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无意义时间,很多时候加密解密的耗时甚至超过了计算机计算的时长。

但如果103机被运到了基地……

那么整个项目的效率,最少都能提高40%以上!

另外徐云虽然是个计算机小白,上辈子配电脑都只能在B站发动态求助读者,但是……

那些计算机所的大佬有本事啊!

徐云大可将自己了解的浅薄知识与他们做个交流,做不到的就当做甲方放屁,做得到的就尝试优化优化。

作为一个会连宽带、会ALT+F4的资深电脑使用者,徐云后世的时代差摆在那边呢。

如果运气真的足够好,或许……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能够在一起引爆?

嘶……

这tmd就很刺激了。

当然了。

基地扩编也不是尽是好事,对于徐云而言多少有些坏影响。

比如说……

自己给跪的次数,估摸着又要加上个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