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第2/3页)

接着运城又继续写了几个方程。

ρ(h)=ρ(0)T(h)T(0)^4.25588T

(h)=T(0)+dT·h,0≤h≤11000mρ(11000)e-1.5776×10-4(h-11000)

T(h)=216.65K

ρ(0)=1.225kg/m^3;

ρ(11000)=0.36391kg/m^3;

T(0)=288.15K;

dT=-0.0065K

看到这里。

现场的不少人眼中纷纷冒出了略带明悟的神采。

果不其然。

运城很快写下了一个最终式:

mHe,out(t)+˙mair,out(t)=uΔP(t),eΔP(t)>0˙mHe,out(t)+˙mair,out(t)=0,eΔP(t)≤0

接着运城放下粉笔,对王老说道:

“老师,请您过目。”

王老从运城落笔的一刻便没有挪开视线,更是在他写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彻底明白了自己这位学生的想法。

因此在运城开口后。

王老当即便点了点头:

“不错,推导的公式没有问题,数学上是过关的。”

听到自己老师的夸赞,运城忍不住嘿嘿笑着挠了挠头发。

他所写的这个公式并不难理解,实质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大气环境模型。

其中大气压强的模块运城并没有写完,不过可以靠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出来。

随后王老又看向了运城,对他问道:

“运城,你继续说吧。”

运城用力点了点头,继续在黑板上画了个比较直观的图示:

“老师,各位同志,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把艇身形状改成类似于椭球形,低阻力飞艇外形长细比大概在4左右。”

“换气口则铺装在飞艇最大直径下表面处——这样可以考虑将它形状近似等效成圆柱体外形。”

“同时平流层气流水平流动较为稳定,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假定飞艇运行在当地水平面上,艇体与地面保持平行,飞艇头部指向正东,这时候U2……”

看着面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大光头。

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很奇怪的既视感。

他似乎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思路……

但当他仔细思考的时候,却又什么东西都捞不着。

莫非这位运城是后世飞艇设计大赛的某位评委?

不不不,不太可能。

运城的面相看起来估摸着已经三十出头了,五十年后最少八十往上,当初徐云遇到的几位工程院院士都在六十左右。

可不是飞艇大赛,那会是在哪里呢……

就在徐云绞尽脑汁疯狂回忆的时候,运城也已经介绍好了他的思路:

“老师,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王老见状赞许的拍了拍运城的肩膀,随后看向台下:

“各位同志,有谁对运城的想法有其他看法吗?”

台下众人纷纷摇了摇头。

他们这可不是客套,而是确实没什么意见。

毕竟运城无论是公式还是思路都想到了点子上,这时候要是表示反对,确实就有些无脑杠了。

随后王老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啊?我吗?”

徐云微微一怔,意识到王老确实在问自己后连忙摇了摇头:

“没有。”

王老见状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摇头道:

“那你跟过来干嘛,我还以为你有啥新点子呢。”

徐云:

“……”

大佬,我特么是人,不是多啦A梦啊……

当然了。

王老的这句话更多还是以调侃为主,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会把希望全然寄托在某个人身上的——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

因此很快。

便与众人开始讨论起了下一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讨论飞艇的下应式结构……”

……

就在整个戮仙剑团队在讨论飞艇结构的同时。

基地内的其他几个项目组亦是在稳步向前推进着进度。

例如孙俊人负责的超宽带近炸引信。

如果此时徐云拥有上帝视角便会发现,他们的推导过程已经到了技术落位的最后关头。

只待两三个难关一破,便可以进行最终生产。

又比如刘有成负责的飞艇囊体。

如今基地里的200多头驴已经开始在大太阳底下拉磨了,不断有新鲜的顶浆分泌液产出。

不过世间万物总是讲究一些微妙的平衡,有得就会有失。

因此在基地几个小组齐头并进的时候。

数千公里外的二机部内,刘渤生却接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此时此刻。

刘渤生正一脸严肃的看着面前的一名年轻人,眉头紧紧促成了一团:

“小刘,你说什么?睢城的那座粮仓失火了?”

名叫小刘的年轻人身材相当高大,但此时却低沉的弓着背垂着脑袋,看起来情绪同样很是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