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项目级别:绝密!(上)(第4/5页)

这其实还不算啥。

等再过几年。

兔子们还会把这玩意儿魔改成可以搭载两个副油箱的版本……

而就在陈萍生按照要求以时速700公里左右飞行的时候。

数百公里外的221基地。

叶笃正与孙俊人正站在基地的气象多普勒雷达旁,有些凝重的看着面前的屏幕。

不久前。

李觉在和钱秉穹经过讨论后。

便决定先在内部对徐云方案的‘硬件’部分进行一次检测。

也就是对驴的黏液以及检测轨迹这两个最基本的环节校验一下真伪。

如果这两个环节有任意一个出了错。

那么徐云的这个方案也就不存在实际的可行性了。

其中本土驴黏液比较简单,但雷达检测轨迹这块则要相对复杂一些。

当然了。

也仅仅是相对的复杂而已。

毕竟兔子们虽然没法安排U2立刻再往西海省这边飞一次,但想要复现U2预设的情境并不困难:

只要找一架同样能检测火控雷达信号的战斗机就行了。

毕竟徐云方案的实质,其实就是在不显露火控雷达波段的前提下,完整扫描到飞机的飞行轨迹。

而可以检测火控雷达信号的机载雷达,这年头兔子们……或者说目前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国基本上都不缺——这是二战末期就有的技术。

毕竟这类检测雷达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只要检测到三毫米波之类的特殊波段就行了。

因此在李觉的协调下。

清水14号基地立刻派出了一架歼-6甲战斗机,来配合基地的行动。

过了几分钟。

孙俊人的学生林钰快步走到了他身边。

林钰先是看了眼叶笃正,接着对二人说道:

“孙院,刚刚收到了总厂方面的消息,说是刘有成主任他们的黏液静置实验已经完成了。”

“经过初步检测,驴的顶浆分泌液与苯并喹啉确实可以形成一种延展性很高的胶体,理论上应该符合飞艇的囊体要求。”

“……”

听到林钰的这番话。

孙俊人不由转头与叶笃正对视了一眼,二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以及……

凝重。

兴奋是因为随着刘有成的结果出炉,徐云方案的可行性又提高了一分。

凝重则是因为……

如今的压力彻底倾斜到了检测战斗机轨迹的环节上。

如果雷达检测成功。

这便代表着除炮弹外的技术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技术难点。

但要是检测失败……

那便代表着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大家白兴奋了、飞机白起飞了,驴毛被白拔了。

而就在孙俊人与叶笃正沉默不语之际。

不远处的一间帐篷内。

一位来自保密阵线的联络员忽然从帐篷中探出了脑袋,说道:

“叶主任,孙院士。”

“根据刚刚收到的无线电信息,目标战斗机与基地的直线距离已经进入500公里内了!”

唰——

联络员话音刚落。

叶笃正和孙俊人便同时转过头,对着操作台的保铮异口同声道:

“小保,快开机吧!”

听到这番指示。

保铮立刻按下了一个按钮。

过了片刻。

咻——

在U2过境后便被重新组装好的气象多普勒雷达,再次发出了启动声。

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

这次这台气象多普勒雷达发出的波频,是相对更长的……

L波段。

众所周知。

在雷达行业。

雷达工作频率划分成为若干波段,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高频(HF),甚高频(VHF)、超高频(UHF,也称作P)、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K波段、Ka波段、U波段、V波段和W波段。

其中火控雷达的波段一般是C波段往后的区间,所以C波段、X波段,Ku波段并不是什么小黑子说法……

而波频越高,代表的波长就越短。

HF的波长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而W波段只有数毫米。

L波段也是最早雷达的波长,意思是英文“Long”的开头字母。

后来,工程师们又搞出了波长为10cm的雷达,定义为S波段。

S就是“short”的开头字母,意思是短波。

再后来,3cm波长的雷达出现了。

这种雷达专门用于火控瞄准,所以被称为X波段。

X就是来自于瞄准镜的那个“准心”,也是代表坐标上的某个点。

而波长越短,分辨率就越高。

举个例子。

大家看小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有清晰度选择,从360P、480P到720P、1080P和4K。

不同的网络条件和播放设备,具备播放不同清晰度的能力。

火控雷达呢。

就相当于是高网速以及高配置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