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锄头挥呀挥(第3/4页)

这是属于我国……或者说全球任何高等院校在预录取情况下的标准做法。

结果居然能被拿来说科大包庇对方,真是相当离谱……

更难绷的还有说是官官相护——那位男生的父亲tmd只是个非教育系统的副科,搁在科大这种重点大学里头就和普通辅导员是平级的好伐?

所以有时候众口铄金还是很可怕的……

视线再回归现实。

看着因为孟亮有望继续学业而愈发激动的孟东国,徐云不由顿了顿,给他泼了盆冷水:

“咳咳……孟大叔,虽然科大愿意给孟亮同学提供后续的学业辅导,并且在成绩要求上予以降低,但这事儿说实话并不容易。”

“毕竟孟亮同学已经休学四年……哦不,应该五年好说了,当初的知识恐怕已经遗忘了很多。”

“某种程度上来讲,孟亮同学其实和高考复读生是有些类似的,需要复习很多高中甚至初中的知识。”

“所以孟亮同学的学业最终能不能继续下去,还要看他本人的表现。”

说完。

徐云便看了眼身边表情逐渐凝重起来的孟亮。

虽然徐云没有过退学经验,但他却见过几位退学生,其中有一位还勉强能说是他的熟人。

那位熟人读书的时候成绩还算中游,大二那年家里出了次变故被迫休学一年,据说是在照顾母亲。

结果一年后休学期结束,他回到学校的时候很多知识就跟不上了,最终只能无奈退学。

一年的休学尚且如此,更别说孟亮这种足足五年没有接触过专业知识的人了。

若非当初孟亮曾经是他们县的高考状元,大学期间成绩也相当靠前,科大校领导恐怕未必会同意徐云提出的想法。

孟亮本人显然也很清楚这点,所以表情才会如此认真?

不过很快。

孟亮的眼中便闪过了一丝决然,深吸一口气,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五年前我回到家的时候,我身无长物,未怀一技。”

“但我只用了一年时间,在修水管的技术上就超过了我爹,现在更是我们全县技术最高的水管工。”

“虽然我这人没那么聪明,高考只考了690分,但是会吃得来苦,修水管的时候是这样,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

“所以您放心吧,科大给了我这么宝贵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让您和科大失望的!”

孟亮的这番话说得不算漂亮,更没什么大道理。

但却掷地有声,显得真诚且有信心。

徐云见状,也忍不住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再次拿起了加多宝:

“既然如此,孟亮同学,我就在此祝你成功了!”

孟亮则拿着孟东国手边的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昂首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

徐云又看向了一旁的王雨洁,说道:

“对了,王老师,不知道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原本正在安静夹菜的王雨洁闻言动作一停,没想到徐云会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

“啊?我吗?”

随后她顿了顿,放下筷子,把自己和孟亮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先在燕京找找工作,找得到就留下来,不行就回老家看看吧。”

“原来如此……”

徐云闻言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强耐住心中喜意,对她问道:

“王老师,既然您现在在找工作,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庐州上班呢?”

“庐州?”

王雨洁顿时一愣,眨了眨眼:

“徐博士,您是说科大?”

“不不不。”

这次徐云摇了摇头,解释道:

“您误会了,我说的不是科大,而是我名下的一家公司,叫做华盾生科。”

“不瞒您说,我们的新闻部一直都缺少一位传媒方面的管理人员,所以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来华盾生科试试。”

“如果您还有顾虑,咱们可以签订一个双向的试用合同——比如说试用期两三月,期间保证全薪,等到期后看双方意愿决定续不续期,您看怎么样?”

徐云说话的时候目光直视着王雨洁的眼睛,看起来很真诚。

如果说帮助孟亮的目的更多是出于同情的话,那么他对王雨洁就纯粹是属于人才上的需求了。

因为一直以来,华盾生科在传媒方面的人力都有些不足——这和公司的‘人才库’……也就是科大有很大关系。

科大作为一所理工高校,科学大多覆盖的是科研方向,文科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虽然校内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但在传媒这块的水平和王雨洁的原学校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

毕竟对方可是深耕传媒的顶尖211呢。

而王雨洁又是当年全系第一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虽然遭受冷落,但教学水平却没有落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