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下)(第3/4页)

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数据,其实是用正则化坐标推导出来的模量平方算符表达式。

没错。

模量平方算符表达式。

也就是此前所说的那个……

Y轴数据!

此时此刻。

徐云只要把这个数据报给周绍平,再结合周绍平负责的微分算符进行展开,理论上就能完成‘冥王星’粒子的费米面计算。

接着徐云下意识便看了眼附近的波利亚科夫以及大卫·格罗斯两组人员,发现他们此时也都敲起了键盘。

这代表着他们同样进入了最后阶段,开始对费米面数据展开了最后的冲击。

同时从桌面上的算纸不难看出,他们使用的依旧是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作为切入点。

“……”

见此情形。

徐云下意识眉头一皱,心中那丝古怪的违和感,顿时又上升了一大截。

不过很快他便轻轻甩了甩头,把心绪拉回了现实。

或许只是自己想多了吧。

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理论上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反而是他选择的绕y轴旋转算符的矩阵元,在逻辑上倒有些舍近求远了。

如今想来。

说不定周绍平原先考虑的也是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这个思路,只是碍于不好否定自己才同意的矩阵元方向。

不过有限角度的矢量转动也好,绕y轴旋转算符的矩阵元也罢。

此时都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孰优孰劣的问题倒不需要太过考虑了。

如果抓紧时间,自己这边应该能比其余几组更快得出答案。

想到这里。

徐云也不再犹豫,将笔记本朝周绍平一转:

“周院士,模量平方算符表达式已经出来了,您看看吧。”

周绍平挪过笔记本电脑,上下飞快的扫了几眼,赞许的点了点头:

“过程没问题,有些步骤的思路很精妙,不愧是能够证明梅森素数的天才,比我这老家伙是强多喽。”

周绍平这番话倒不是刻意吹捧徐云,而是有感而发。

毕竟这年头……尤其是新生代的物理从业者,数学的水平普遍不算特别高。

真正能够把两个学科互通的更是少之又少。

现存的所有物理方向中,也就天体物理的数学要求会比较高点,毕竟涉及到了黎曼几何。

当然了。

这里的所谓数学水平不高是和数学从业者对比得出的结果,而非普众化的专业。

一个正常毕业的理论物理本科生,数学水平吊打普通人还是没啥问题的,不是一个概念。

随后周绍平把思路收回,开始做起了最后的数据汇总与计算。

徐云表现出入出色,他自然也不能拖后腿。

啪啪啪——

虽然周绍平已经年逾八十,但计算机却使用的很流利。

一行行的数据飞快被他输入,连接着科院超算的极光系统近乎同步的做着反馈。

同时由于笔记本屏幕是竖直状态的缘故,屏幕画面和从天花板垂下、锁定桌面的长焦近距镜头是平行的。

所以到了这一步,镜头就无法把具体内容传给观众观看了。

实际上不仅是科院组。

其余诸如波利亚科夫、特胡夫特等人的计算过程,同样因为视角问题而无法看清。

一分钟……

三分钟……

五分钟……

在第十二分钟的时候。

周绍平忽然脸色一松,呼出一口浊气。

见此情形。

徐云忍不住开口问道:

“周院士,结果出来了?”

周绍平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嗯,一切顺利,数据上均符合我们计算出来的参数,具体结果我已经发到威腾教授的后台了。”

虽然长焦镜头在此时失去了显像效果,但收音器和麦克风还是正常的。

因此周绍平的这番话,也被迅速的传到了现场和外界。

过了片刻。

各大直播平台的弹幕中,瞬间刷过了一排密密麻麻的【666】,还有一些则是【第一!】

没错。

第一。

即便是整个现场的几组计算团队中,徐云和周绍平也是第一个产出结果的小组。

又过了几分钟。

杰拉德·特·胡夫特带领的尼德兰小组,也得出了计算结果,并且发送到了威腾的后台。

接着是波利亚科夫……

安东·塞林格……

尼玛……

大卫·格罗斯……

接着是咳嗽的快吐血的铃木厚人,这也是团队组合中的最后一名。

五分钟后。

威腾这个话题当事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进行计算的学者,也从键盘上挪开了手指。

现场氛围顿时一肃。

与此同时。

各大平台的直播人数也开始迅速拔高——这是观众们也意识到了结果即将出炉,通过线上线下招呼起了朋友进去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