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下)(第4/5页)

那就是资深院士。

资深院士每一个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国家对他们的保护是全方位的。

比如医疗。

比如住行。

又比如社交。

普通院士在社交这块没什么限制,基本上就是你想加谁就加谁。

但资深院士,却很少会与外界交换私人号码。

因为他们的年纪普遍很高,国家要避免一些无意义的骚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一般情况下。

资深院士的各类事物都会由助理或者亲属转接,另外还有专门的院士中心负责协调调度。

这和所谓的监视没什么关系,而是切实为这些前辈考虑——说难听点,国家真要监视某个人,完全没必要在明面上进行限制。

而徐云能够拿到周绍平的联系方式……

换而言之。

周绍平这是在为徐云做了某些肉眼不可见的担保。

这份情得承啊……

徐云珍而重之的将这张纸片取过,同时微微朝周绍平鞠了个躬:

“多谢您了,周院士。”

周绍平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又看了眼桌上的笔记本,对徐云道:

“好了,咱们这块的任务既然已经完成,就过去和大家会和吧。”

徐云自无异议。

随后周绍平带着徐云和两个学生回到了设备室。

比起一个多小时之前。

设备室此时要显得空旷许多,不少院士都还没有结束各自的任务。

不过主控台附近还是非常热闹,不少大佬正围在那儿,或是闲聊,或是看着相关方案的调试。

周绍平在写完最后一个σ3后就已经通过后台把数据提交了上去,加之快两个小时的方案设计,也令他消耗了大量的体力。

于是他随意找了个躺椅,靠上去小憩了起来。

徐云则四下扫了几眼,发现潘院士和赵政国等人还没回来后,便就近选了个位置坐下。

回复体力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周绍平。

就这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原本安静的设备室,也逐渐恢复了热闹。

潘院士……

赵政国……

章公定……

越来越多的院士完成任务,陆陆续续回到了这里。

一个小时后。

所有院士全部归来。

虽然数个小时的方案设定和计算,让大多数老院士的状态有些萎靡,普遍精神头都不是很好。

但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人愿意离开现场回招待所睡觉。

即便是年逾百岁的王老,此时也强打起了精神。

又过了二十分钟。

最后的论证环节结束。

侯星远与季向东一同来到主控台前,输入了某个高权限的密匙。

随后他和季向东对视一眼,拿起桌上的通讯器,开口道:

“各部门请注意,各部门请注意,现在请按照实验室内部信件传达的要求,对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并且汇报!”

话音刚落。

侯星远面前的主控台上,也亮起了十二个硬币大小、冒着红光的指示灯。

过了大概半分钟。

最左边的指示器忽然变成了绿色。

与此同时。

一道略微有点杂音的男声从通讯器对面传了过来:

“报告指挥部,水基液体闪烁体准备完毕,规划量4396吨,核定注入量4396吨!”

十几秒钟后。

又一道声音伴随着指示灯的变绿响了起来:

“报告指挥部,电子束流管准备完毕,附加电场每平方厘米一万伏特,偏转角32.7°!”

接着是第三道……

第四道……

第七道……

直到……

“报告指挥部,Peccei-Quinn度规CLU广域场已构建完毕,请指示!”

侯星远见状深吸一口气,拿起通讯器,语气严肃的道:

“这里是指挥部,我是侯星远,我现在宣布……实验开始!”

唰——

随着侯星远这番话说完。

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便瞬间换成了一道模拟出来的能量趋势图。

这道趋势图有些类似热感图像,不过上头显示的不是区域温度,而是每个环节的进度。

在众人视野无法见到的另一端。

B1实验室下方的那个巨大半球形设备内。

哗啦啦~~~

上千吨的水基液体闪烁体开始以某种频率震动。

气-液接触面上,出现了一个十的负6次方量级的能量转换。

紧接着。

在半圆球内部。

探测器的靶物质开始以每秒200圈的频率飞速转动,一个数值为225.2KEV的产额曲线出现了。

与此同时。

一个1/2*e^2/h量级的特殊场以52.342°的古怪角度切入,分割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界面。

0.0005秒后。

一群Ξ粒子出现了——这玩意儿不是三,而是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