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中)(第3/4页)

而孤点粒子又存在重子数不守恒……

在1/2*e^2/h类似的条件下。

4685∧超子和孤点粒子不会直接形成广域场,但却可以形成一个费米激发态。

在这个激发态中。

衰变的原子壳中会出现两个空位,因此会有两个电子同时被‘上膛’。

众所周知。

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及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质子与中子互相变换,就是通过将一个u夸克(+2/3e电荷)和一个d夸克(-1/3e)互相变化。

比如中子可以释放电子和电子中微子的反粒子变成质子,能量很高的质子可以放出正电子和电子中微子变成中子。

上述第一个叫做β-衰变,第二个叫做β+衰变。

也就是电子+质子=电子中微子+中子。

而这时候呢。

一切就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原点:

孤点粒子符合轻子数不守恒以及重子数不守恒,也就是动能小于静能。

因此同样的信号。

由孤点粒子形成费米激发态最终生成的电子中微子,与常规放射性背景的信号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不过很快。

章公定便再次眉头一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小徐博士,如果你准备从双电子捕获入手的话,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吧?”

徐云连忙正了正身子:

“愿闻其详。”

章公定挠了挠自己的地中海,掰持着手指算到:

“你看啊,在质子转变成中子中,W-玻色子起了一个传播作用,对吧?”

“所以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上夸克吸收了W-玻色子,那么W-玻色子的这部分能级精度误差,你准备怎么修正呢?”

“W-玻色子的能级精度啊……”

徐云闻言,顿时表情一肃。

如今这个方案属于他的灵光乍现,详细的思考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或者说也不可能长。

之前能够说出那句话,很大部分要归功于他对孤点粒子的了解。

因此眼下听章公定这么一问,徐云也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虽然自己的方案消除了常规放射性背景的误差,却多了个W-玻色子的影响。

这部分的影响量级大概是80GeV,误差大概在万分之七左右,比ΛCDM百分之三的误差要精确很多。

但这个误差幅度依旧很大,至少离众人预想的‘完美’情景有所差距。

如果在之前那还好说点。

但如今随着这个新方案的提出,众人的期望值和情绪也愈发拔高了不少。

因此与之前相比,这一次反倒有不少院士不太愿意就这样‘将就’过去了。

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就在徐云沉默之际。

人群外忽然又响起了一道声音。

比起徐云此前说话的底气不足,这道声音是真的有些虚弱:

“小章……可以试……试加入J/psi粒子修正……”

徐云等人顺势望去。

看清说话对象的容貌后,徐云顿时一惊。

这次的开口之人不是别人,赫然是……

王耀平王老!

只见不知何时,王老的轮椅已经被人推到了主控台附近。

这位华夏空间技术的国宝级宿老,此时正披着一条毛毯,一边喘着气一边开口:

“用J/psi粒子做本底模型……应该……应该可以对抵掉W-玻色子的误差……”

“J/psi粒子?”

听到这个名词。

徐云、周绍平等人,脸上同时一怔。

不过一秒钟后。

众人的这丝错愕,便立刻化作了……

欣喜!

J/psi粒子。

这是一种产生机制尚不明朗的微粒。

它比较常见的出现方式,主要有singlet prompt、octlet prompt和B及璨偶素衰变三种过程。

比如QGP产生的标志之一,就是是高横动量下的J/Psi的产额抑制。

除以此外。

J/psi-&rho+π-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强衰变。

J/psi粒子的能量约3GeV,虽然和W-玻色子的80GeV相比相差很大,但它却有个相当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它可以满足对称性的W-玻色子标量场。

举个例子。

如果说徐云他们的实验过程是一道水流,W-玻色子是混入水中的小磁块,会对水流的体积统计造成影响。

而J/psi粒子呢,就是一种磁极。

它可以完美的将W-玻色子吸附出来,同时还不会和水流发生反应。

不得不说,不愧是王老,一开口便直中标的,一针见血。

有了J/psi粒子这么个补丁……

至少从理论上来看,徐云的方案可以说是完全成立了。

当然了。

作为一个精尖的研究方案,单纯在理论上合格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