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见了,1850!(六)(第3/5页)

1850年的级别位置,在徐云穿越的后世军衔为少校。

而且很操蛋的是。

英国的国王或者女王亲卫队,自身是不会配置枪械的。

不信的可以搜一下‘1981年Elizabeth女王’这组关键词,你会看到一则很离谱的新闻:

1981年女王生日游行,一位17岁的少年朝女王发起射击,虽然最终确认子弹都是徒有响声的空心弹,但Elizabeth足足中了六枪。

这件事情已经很离谱了,更离谱的是女王的亲卫由于没有装配实弹的缘故,是用手捂住那位少年的嘴把他捕获的……

当然了。

这并不是说英国王室成员出行就不会有枪械护卫,而是指亲卫队不会配置实弹。

护卫队……也就是亲卫队再外头、由战斗模块组成的那些随行部队还是会配备枪械的。

但问题是……

剑桥大学就在伦敦城外一百公里,属于绝对的伦敦腹地。

因此阿尔伯特亲王此行并没有带太多的实枪护卫。

并且那些护卫此时都在剑桥小镇里,赶到现场最少都要二十到三十分钟。

因此短时间内。

阿尔伯特亲王可以依靠的只有伯恩的30把刺刀,以及五把米涅步枪了——刺刀之所以没满编,主要是因为有部分亲卫并没有跟着撤退。

同时更糟糕的一点是,这里可是剑桥大学!

除了现场这些观众,宿舍楼里还有大量的学生呢。

一旦那些暴徒感觉刺杀彻底无果,说不定就会转头将枪口对准那些学生……

毕竟若是伤亡人数太多,即便他是国王也会身有压力。

而就在伯恩刚汇报完持械情报没几秒。

一位站在门口负责警戒的近卫军便高举起了手,高声对伯恩:

“侍卫长,有情况!”

伯恩见说抬起头,看了阿尔伯特亲王一眼:

“陛下……”

阿尔伯特亲王会意的点点头:

“去吧,有紧急情况你可以自行处置。”

伯恩朝他行了个礼,站起身,快步走到了窗户边。

只见出声的近卫军和伯恩低声说了些什么,伯恩脸上肉眼可见的目光一凝,朝外头仔细听了起来。

几秒钟后。

伯恩猛然回过头,对阿尔伯特亲王道:

“陛下,是该死的苏格兰和沙俄的人!”

话音刚落。

仿佛像在配合他一般,远处跟着响起了一阵阵带着浓重口音的喊叫声:

“minger!”

“苏卡不列!”

哗——

听到伯恩这番话,原本有些安静的现场顿时又喧闹了起来。

苏格兰和沙俄人。

一个是一直闹着要分裂的北地民族。

另一个则是在和英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的死对头。

毫无疑问。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涉及到国际战争的刺杀行动!

同时苏格兰人也就罢了,眼下苏格兰毕竟还没分裂,想要来到伦敦并不困难——像老汤和小麦就是从苏格兰过来的。

但沙俄人能够潜伏到伦敦,这就相当耐人寻味了……

又过了几秒钟。

伯恩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令所有人心头一紧:

“陛下,敌人似乎分队了,一部分正在朝礼堂这边移动!”

听到伯恩这句话。

徐云的耳边清晰的传来了几道抽气声,就连高斯握着他手腕的手掌也隐隐加了几分力。

甚至徐云还闻到了一股尿骚味,很明显有人已经两股战战了……

不过庆幸的是。

此时最关键的主事者阿尔伯特亲王,显然不是怂货之一。

看着现场肉眼可见的低沉氛围,他猛然站起身,喝止住了众人下降的颓势:

“各位,都先安静,听我一言!”

周围瞬间静声。

阿尔伯特亲王环视了周围一圈,继续高声说道:

“诸位,如今我等已至绝境,退无可退,与其慌乱痛哭,不如来他个背水一战!”

“按照伯恩所说,对方进行了分兵——虽然进攻礼堂的必然还是主力部队,但人数肯定也会有所减少。”

“而我们此处光剑桥学子、宾客便接近百人,算上本王的护卫队,人数大概在对方的两到三倍左右。”

“敌人虽然在火器方面要高于我方,但米涅步枪的填装速度极慢,我们更有礼堂的墙体作为壁垒,交战起来未必就没有胜算。”

“所以……”

说着,阿尔伯特亲王一把抽出了身上的国王佩剑。

锵——

一道冷光在礼堂里闪过。

只见他将佩剑重重的插到了身前的木桌上,看着被震慑的众人,果断的下达了作战命令:

“现在我以帝国亲王的身份下令,现场五十岁以上者以及妇女,先退至礼堂最后方!”

“其余人合力搬运桌椅将侧面窗口、礼堂大门挡住,只留下小门和正面的窗户用于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