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好戏开场(第4/4页)

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

只见布鲁赫轻车熟路的走到奥尔森身边,坐下后与奥尔森交谈了几句,很快便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对上目光后。

他遥遥朝徐云举起了酒杯,做了个致意的动作。

徐云也连忙朝他回了个相同的动作,表示打过了招呼。

放下酒杯后,徐云轻轻摸了摸下巴。

“原来布鲁赫背后的推荐人,就是奥尔森吗?奥尔森……似乎也是个德国名字?”

随着时间逐步的推进,一些疑团的答案也逐渐显露在了徐云面前。

接着趁闲聊的空隙,丹尼尔也开始向徐云介绍起了屋内的其余前任使徒:

“那位是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先生,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和翻译家,同时也是我个人很崇拜的一位学长……”

“你左前方的是伊姆雷·罗宾,对,就是那个光头,现在在伦敦警署做副署长……”

“还有那位,他就更了不起了,叫做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丹尼尔洋洋洒洒的将屋内的人物们简单过了一遍,其中有些人哪怕在一百多年后也小有名气。

例如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没错。

就是《名利场》的作者。

《名利场》这部小说是公认的世界名著,萨克雷在后世更是与狄更斯齐名,被许多人奉为一代文学大家。

又比如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这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

他要到明年才会发布自己的成名之作《幼发拉底人》,并且直到1859年发表《鲁拜集》后才会登上人生巅峰,而那时候他都五十岁了。

实际上。

能进入剑桥使徒社的人抛开人品问题,在能力方面其实是不需要……也没法被否定的。

哪怕是之前那位嗤笑徐云的帕特里克·亚当,今后也能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师。

搁在后世,那也是千万身家级别的中上层。

他的儿子小帕特里克·亚当,就是《午后光线》这部作品的作者。

甚至可以这样说。

除非是英年早逝的社员,否则你在后世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他们的痕迹。

也许他们存留的痕迹不是特别多,但能在跨越170年后依旧有迹可循,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了。

接着又过了十多分钟。

老汤与斯坦利返回现场,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徐云的老熟人艾维琳——她也是现场唯一的一位女生。

搁在后世,老汤等人估摸着能被某些团体吊起来锤七天都还不重样的。

艾维琳和老汤同样坐到了徐云附近,一伙人凑在这儿,颇有些与罗塞蒂分庭抗衡的架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有其他的使徒社前任成员抵达了小屋。

其中有东阿三公司的成员。

也有某某大学的教授。

还有知名的文学家或者艺术家。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拐角处出现了一道身影。

随着这道身影的出现,包括老汤、艾维琳、罗塞蒂在内,所有人同时都站起了身,然后……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