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微粒的爱情(第3/6页)

然而相比起千年芝诺龟,拉普拉斯兽还是短命了点:

它在提出的100多年后,就被开尔文和海森堡用量子力学给打败了。

麦克斯韦妖代表的,则是热力学中第二类永动机的问题。

顾明其意。

这是神兽的提出,和麦克斯韦有关系。

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攻破永动机,造出永生具有力量的机器。

麦克斯韦妖能够用极快的速度操控分子的运动,用最低限度减少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不损耗能量也能够获取信息。

但量子信息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得以将麦克斯韦妖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领土上驱逐出境。

薛定谔的猫代表的,则是微观粒子不确定性与宏观世界相矛盾的问题。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危机都逐渐被解决,四大神兽中的前三者都已经被消灭了。

到了2022年,只剩下薛定谔那只超越生死的猫,至今仍活跃在量子力学的夹缝中。

至于薛定谔的猫嘛……

很多人以为这个实验的主体只有一只猫,没有其他辅助的东西。

也就是把猫放到箱子里不管,如果不打开箱子,我们就不知道它是死是活。

实际上呢。

这个实验的过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否则薛定谔也不会被叫做虐猫狂人了。

按照薛定谔的猜想。

他先是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不透明的箱子中,箱子里面放上一个放射性原子(衰变概率为50%)。

外加一个粒子探测装置,一瓶剧毒物质,一把锤子。

如果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粒子探测器就能接收到衰变放射出的粒子。

然后发出信号让锤子打碎装着剧毒物质的瓶子,这样猫就必死无疑。

如果粒子不衰变,猫就会活着。

也就是说猫的状态,由粒子是否衰变决定。

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而在量子的世界里。

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

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也就是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

其实吧。

薛定谔提出此思想实验的初衷。并不是要证明什么。

他只是在表达对波恩统计解释的不满,并对哥本哈根诠释进行讽刺。

只不过俗话说得好,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位虐猫狂人用实验将微观和宏观联系在了一起,把量子行为拓展到了宏观世界,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这个实验成功地使问题从讨论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宏观世界的逻辑思维。

而这个实验的进一步延伸,就是纠缠态的概念了。

也就是说。

那些微粒的‘先祖’们在被观测到后。

这个信息便会通过信使粒子……也就是规范玻色子传递到微观世界。

所有的同类粒子无论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都会‘知道’自己被观测了。

这是涉及到了共动坐标和宇宙尺度因子的奥秘,哪怕是微粒们自己也知之甚少。

随后在4685Λ超子的引导下。

4396跟着她走到了众微粒身边。

他一直都是个性格温和谦恭的粒子,在这些年里,他也结识了不少关系要好的微粒。

因此见到4396到来,众多微粒们也显得很开心,毕竟这是大家最后的一次聚会了。

“欢迎回来,4396!”

“4396,你没回来的时候4685都快急的夸克对易了呢!”

“4396,坐这儿坐这儿……”

4396依次与众多微粒回礼,最后跟着4685坐到了一位小胖子身边。

在弱相互作用的排斥下,小胖子稍微往边上挪了点距离,对4396道:

“回来了?”

4396点了点头,反问道:

“你们是什么时候到的?”

小胖子朝某个方向努了努下巴,天空中此时还可以隐约看到些许轨道痕迹:

“0.8X10^-14次方秒之前,一感到核内世界要崩塌,我们就赶到这里来了。”

4396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草地上的这批微粒算是一个关系很亲近的小团体,不分位格,不分贵贱。

有来自大家族的嫡长子,也有名声不显的寒门微粒。

比如说和3496说话的这位小胖子,便是一枚复合玻色子。

他出生自赫赫有名的强子族,全族早在65年前便被观测到了,算是出自豪门。

不过比起他的先祖,小胖子的情况要更特殊一些:

他的结构中有着一枚特殊的Z玻色子,携带有大量特殊的信息,乃是这一代使命最重的一枚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