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3/4页)

随后他又看向徐云,迫不及待的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云朝他来了个小熊摊手,笑道:

“这便是您说的天神拘鬼,实际上只是个小把戏罢了。”

说着,他将黄纸撕开了一个小口,指着其中一些类似棉絮的东西道:

“这张黄纸周围乃是由石棉网组成,可以抵御暗火,蜈蚣状的区域则是寻常黄纸。”

“同时小人还提前将硝酸钾溶液用净毛笔蘸上,涂抹在了蜈蚣区域里。”

“硝酸钾无色或者偏黄,无论哪种情况在黄纸上都留不下痕迹。”

“时机合适之时,只需假意抓鬼,上演人鬼斗法,再找个机会说鬼要逃走。”

“届时踩出罡步,摆阵作法,挥动桃木剑,摆出一副与妖鬼进行激烈斗法的模样。”

“斗法结束后取出黄纸,说已然将妖鬼封印到了黄纸上,再将其点燃,则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妖形’了。”

徐云所说的操作,其实是一种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除妖’手段。

因为按照技术发展,整个过程需要的核心材料……也就是硝酸钾溶液,要到那时候才会相对性的开始普及。

当然了。

那时候的道士们不叫它硝酸钾溶液,而是叫黄硝水。

眼下宋朝还没发展到这地步,但徐云却在制备盐桥和镍钢的时候提前将硝酸钾生产了出来。

有这么个超维溶液协助,装神弄鬼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而且保证不会被发现异常。

至于老苏说的油锅取物和火焚鬼尸嘛……

说白了也很简单。

所谓火焚鬼尸,这其实是一个很“自虐”的表演:

施法者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竟然开始燃烧起来。

施法者随即含一口水,喷向地面上‘已斩’却看不见的妖尸和自己燃烧的手指。

刹那之间,地面便燃起了一束火。

若是条件合适,还能看到点点鬼火升起。

实际上呢。

这是因为施法者预先在地面上放了樟脑粉、磷和硫磺。

表演时。

施法者先将这些沾在手指上。

由于硫、磷易燃,樟脑易挥发。

所以一经接触就会燃烧,且不伤手指。

同时施法者口中所喷的不是水,而是酒。

所以才会出现一束火,彻底燃烧了妖尸。

这同样是个明朝才出现的把戏,同时比起原版可能因为‘酒气’而露马脚的bug,徐云提供的是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虽然味道特殊,但和酒相比还是差距极其明显的。

对方若真的询问,便可以推脱到“开光”的降妖水上,算是给bug打上了一个补丁。

只需油锅取物嘛,这就不多解释了。

这应该是个传播度很广的小把戏,在90年代的气功热中都相当有市场。

不过这里纠正一个错误的知识:

很多人认为油锅取物是因为在锅下边放醋,醋上边放油,由于醋沸点低,受热时向上运动,看上去便与油无异。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醋酸的沸点是118度,食用醋由于掺杂了水的缘故会形成化合物,还会导致共沸的情况发生,沸点绝不是所谓的40度。

所谓醋的沸点只有40度,当人手升入锅中时温度只有35度的说法,也是一种不知从何出现的谣言。

事实上。

能出现这种看似油沸、但实则低温情况的原因。

其实是因为油锅下边放了碳酸钙和硼酸等受热易生成气体的物质,形成了一种假沸现象。

因此若是真有哪个倒霉蛋穿越了,切记别在锅底加醋。

不然那就是美乐帝看小电影还吃小药丸——乐子更大了。

总而言之。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小把戏,在北宋……或者说古代任意一个封建王朝,都能把不少人骗的团团转。

加之宋徽宗本就是个比较好糊弄的皇帝,因此郭京在他面前能够成功,丝毫不出徐云的预料。

随后老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追问到:

“可是小王,老夫听说上师除了降妖之外,亦能推演古今,掌握天地之势,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徐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指了指自己:

“不瞒您说,上师所谓通天彻底的能力……”

“其实也不过是小人通过计算,确定了星孛与鲁东地动的时间,由郭上师‘预言’了一番而已。”

老苏闻言一愣,旋即脑海中闪过了徐云观测望远镜前的准备,恍然道:

“所以当初你才在做好镜片后,等了足足十数日方才开始观测?”

“老夫还以为星孛只是运气巧合罢了……”

“可是……这种天象与地动,也是人力所能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