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主公这样的人杰百年难见(第2/3页)

自带干粮给李氏干活,这太压榨了。

另外就是尽可能就地分配原则,如果有大批服役人员上路,一路陪同医生,中间有病看病。

不过洛京这边全是招工实在是因为你没法让他们服役,他们的财物都被抢烧了,现在一无所有。现在只有招工,快速建造好房屋又让他们积攒一点余钱,整个洛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繁华。

卫儒一边解释一边想着事,同时士卒也在附近摆放好了长长的招工点。什么人适合干什么活,什么活多少钱,什么活工作强度怎么样,这些都需要解释也都需要妥善安排。

人群熙熙攘攘中,二妹跟阿丑挤在了最后一个招工点的位置上。轮到他们的时候,卫儒对这俩小孩还有点印象。

这俩小孩也是穷苦出身,十三四没读过书也没什么见识的年纪还能磕磕绊绊把事情说清楚,眼神也不算麻木,这种成长条件下还有这样的性格,不是说这俩孩子一定聪明。可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以后有出息的概率一定比别人高一些。

“大人。”俩孩子也记得卫儒,那油饼还是他给的。

卫儒笑了几声,而后道:“你们还有个老娘是吧,这样,你们老娘做饭好吃吗?”

俩孩子说不好。

平常他们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大多都是野菜拌粟米。就算是阿爹还没被招走光景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多吃几顿粟米饭而已。

卫儒马上就明白了,继续道:“你们阿娘就归到厨娘那边,咱们招工是要置办大食堂的。让她先试试,要是做的味道不行,到时候就留在大食堂洗菜洗碗。

你们有个弟弟烧伤了是吧,回头我让大夫过来看看,先把伤口处理了。至于你们两个年纪还小,不过最好能找点谋生的手段。阿丑年纪小一点但力气大,我让你进咱们工程队。

辛苦是辛苦,可你在工程队看看,那些泥水、刨木之类的,你喜欢哪个学一门手艺。二妹我让你去咱们护士那边,你可能没听过什么是护士,你去了就知道了,就是给人包扎伤口给大夫打下手的。

你要是学得好,以后也是护士了,我跟你说在咱们凉州那就很受欢迎了。再大一点,要娶你的人踏破门槛。”

二妹听得害羞,可这大人说这么多,他们也听懂了七八分,哪里不知道对方是对他们特殊照顾了。

就算是亲人,也没安排这么妥帖的了。

当下俩小孩儿就要给卫儒磕头。

“起来吧,好好干活去。”卫儒略有些感叹,说是可怜他们,不过也是在他们两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罢了。

当初主公搭了一把手,他跟祖父才有今天。只希望这天下如主公这样的人能多一些,不过卫儒知道这就是做梦了。

骞公这样学识渊博的人都说了,天下英雄多如牛毛,可出主公这样的少年人杰,怕是百年才有一个。

洛京轰轰烈烈建造开始,加上战事稍歇,李昀也总算是放下心真地好好摸鱼了几天。

各地走上正轨后,李昀时不时就扯着郑左生还有崔定去吃牢丸,同时凉州的一堆文人也都听说了齐国跑路之前做的事,那叫一个破口大骂。

郑左生、崔定还有吕范顿时产出一篇篇的文章,他们的文章都属于有理有据,厚重十足,刊登到报纸上后,那是不得了了,立马就引起了反响。

现在凉州的报纸其实在天下十五州都出名的,其他各州都会利用飞鸽或者快马传递这些报纸。有的州县也学李昀办了起来,看着也是有声有色。

除开报纸外,郑左生、崔定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门生故吏到处都是的人。他们在文人圈里那是头部几个大佬,这文章一写,齐国还有张並别说名声臭了,更是直接被钉在了耻辱柱子上。

而孟幞跟心血来潮的燕筝这些人则是嘴毒,他们写的文章直接极其辛辣,文章厚重不足却一针见血地骂。世人普通人多,要说更爱看谁的文章,那还是孟幞跟燕筝。

文人一张嘴,能轻而易举给你盖棺定论。偏偏凉州还掌握了底层人民的舆论风向,还得再加上一个市井传唱与众口铄金。几者叠加,齐国小皇帝好不容易跑到豫州,结果得知这样的消息,自己气得吐血还引起豫州军民上下不满就更不用说了。

“恶张氏火烧洛京,伪齐祝氏连夜遁逃。”李昀念着大笑曲楼今日放出来的告示,他都没想到这么快曲目都排出来,还演上了。李昀本来想买一张看,没想到票早就被卖完了。

实话说现在很多文人都怕李昀,其他各州之前有骂徐侑也有骂祝阿史,李昀一家也造反,骂李昀的就不多。

为什么,就是一个字,怕。

以前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有笔杆子就有舆论权,而下层百姓大多不通文墨,信息闭塞又不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