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让(第2/3页)

骞珪的意思是昀哥儿不用去。

因为现在李氏不是之前只有一县之地,那会儿真的是一仗都输不起,加上兵少缺将,因此人主同行不仅是能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能增加己方士兵的信心。

做主上的都不惜命,亲临战场,你一个小兵还怕什么?

即使昀哥儿几次外出,都是跟李复站在远远地不参与战斗,可确实会给下方征战的士兵带去信念。

但那会儿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又不一样了,李氏现在是能稍微输得起了。况且战事毕竟凶险,谁也不知道真会遇到什么事。

以前是没办法,现在家业大了,昀哥儿的安全必须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这个小主公年纪这么小,真一个后代都没有,他出事了这一群人立马连个效忠对象都没了。

李复听了也很赞同,再则地盘越大,以后仗也会越打越多,也要给张玉这些人独立领军的习惯。

昀哥儿知道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思索之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最后会议结束的时候,昀哥儿看向张玉跟邓羌笑道:“此战必胜,若战事结束得快,今年冬日我等就在天水府过节吃暖锅与牢丸。”

张玉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喏,主公。”

既然做好了决定出兵就很快,第二日整个汉阳郡就运作了起来。先是一批批的粮草被搬运出仓库,同时还有轻甲跟里面传的薄款棉衣,这些之前就准备好了。

然后就是贴出了告示。

同时加印了杂文且说报,在报纸上详细说了本次发兵天水府的必要,不仅因为那里有井盐能解决大家的用盐之苦,更重要的是天水府本来就是汉阳郡的。

同时报纸版面更是以‘大好山河,寸土不让’、‘家国兴亡、匹夫有责’二者为标题,将汉阳郡所有乡民的用兵之情点燃到了极点。

这杂文且说报在平时的时候会发布一些郡守府衙的最新政策,偶尔则是一些‘社会新闻’跟寓言小故事,它的适众性很高。

如果说财报是少部分人订,那么杂文且说订购的人就不少。尤其是现在汉阳郡一些稍微繁华一些的酒楼饭店,还兴起解说杂文且说报的风气。

像是现在,冀县一家酒肆中就有说书人在激昂读着,“要说这天水府自古以来就是凉州土地,这异族人趁着梁国国弱就行窃取抢占之事,之前郡守怯懦,兵锋不盛,到了今日是该还回的时候了!

诸公,这报纸上说得好啊。大好山河,本就是我们的!我们就算是扔在那儿发霉那也该是我们的,就该寸土不让!

咱们这儿每年死多少男儿好女在异族手中,今日遇到有这样血气跟抱负的郡守,是咱们整个汉阳郡的运道!

我虽位鄙,亦有一腔热血。诸公今日所给匮钱,我一分不要全捐献府衙以做军资之用,诸公皆可作证!”

这说书人话音一落,立时满堂喝彩。

下发有人大喊道:“好,有骨气,这是我的一份,替我一起给了去。”

这人之后,下面扔钱的人之中,竟然还有人扔了一小块金子的。这说书人的小弟子看着那块金子就心头一跳,那肯定是想要的,要知道他们平常可只能获得一些大钱铜币。

也就是在李大人的治理下,汉阳郡这一年稍微安定下来,大钱铜币原本贬值得不成样子的情况终于有了一点点止住的样子。

盛世而物丰,那么最基础的日常用品就会便宜起来,钱财的价值也会稳固一些。但若是世道乱,钱就会变得不值钱。

说书人看着小徒弟渴望的模样,立马故意咳了下嗓子。

小徒弟骤然惊醒,赶紧去收拢这些匮钱。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敢私留,一会儿是必然要去捐献的。

此刻县衙之外。

有跨刀而来的好汉走近了,却也不是来告案鸣冤的,直接把一包银子一扔就走。衙役赶紧追上去,对方却也跑得更快。

这样的事自从杂文且说报出版之后就一直络绎不绝,衙役也已经有些习以为常。其实县衙一直是有正规捐献渠道的,就是你可以选择登记留名,捐献多了,你家以后还能免一些税收呢。

但有些人大概有侠客憧憬,觉得这样一扔特别帅。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女眷也来了府衙捐献。杂文且说报上说了,家国兴亡,并不只是男儿的事,女子也可有豪情。

梁国对女子的风气不算太严苛,一般是嫁人之后虽然要避外男,居住在后宅之中,可也不是说不能外出了。

再来就是寡妇是支持再次出嫁的,只有少部分自己族中人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名声,才逼自己族中女子守寡。

尤其当初朱渊说过,男婚女嫁是天伦,只要自己不犯事,但家里人无正当理由不让出嫁,女子是可以告族人的。另外就是这个时代裹小脚这些东西昀哥儿没见过,这个概念还没彻底形成。